——课时达标检测(八)现代中国的改革与开放1978年至今的中国(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内江三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反映了()A“”.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B“”.文革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C.改革开放的诉求D.《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解析:选A“据材料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此时改革开放尚未提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故D项错误。2.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主要表明我国()A.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B.人大和政府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C.重点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D.重视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解析:选A“”民主法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有利于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人大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故B“”项错误;根据普及法律常识可知主要解决人民的法律常识问题,而不是焦点问题,故C项错误;规划是阶段性的,并不能说明构建了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故D项错误。3.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A.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彻底否定B“”.践行了三个面向的方针C.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解析:选B材料中的教育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彻底否定,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1985年国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践行了1983“”年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方针,故B项正确“”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故C项错误;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在1995年,材料中的时间是1985年,故D项错误。4.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万~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解析:选D材料主要说的是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引进技术的力度比较大,也说明了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故D项正确。5“.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国家统一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D“”.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解析:选D“”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可知有实现合作的意向,故A“”项正确;根据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可知谈判的平等性,故B“项正确;根据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可知强调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这种制度打破两岸隔绝状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当美国以高新技术作为制造业的主力时,中国则得意于东莞小工厂里密集劳作生产的牛仔裤和运动鞋。如果说,19世纪中国制造业第一的神话,是由易碎的瓷器和易霉的‘’丝绸堆垒起来的话,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