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三十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可以推理当时()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解析:选A1929年爆发经济大危机,大量工人失业,购买收音机是由于人们待业在家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娱乐,故A项正确;B、C“两项题干中没有表现;由材料信息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不能得出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2.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D.实施的措施成效显著解析:选C比较胡佛、罗斯福的措施,二者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故罗斯福借鉴胡佛的做法是可能的,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胡佛政府针对经济危机实施了国家干预,排除A“”项;材料只是局部信息,无法说明全面干预,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3.(2015·海南高考)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解析:选DD项措施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4.(2018·黄冈质检)1933“”年,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仍力图保持预算的平衡,不敢大规模地在公共工程和其他政府支出上行动,在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关于政府预算不必每一年都保持平衡的劝说下,才改变了原来的认识,最终坚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思想。这表明当时()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已经萌生C.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盛行D.罗斯福主张计划经济模式解析:选B“1933‘’”年,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仍力图保持预算的平衡可见新政开始并没有完全按照新政的思想进行,故A“项错误;在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关于政府预算不必每”一年都保持平衡的劝说下,才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可见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在美国早已产生并有一定的影响力,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凯恩斯主义理论盛行,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5“.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要使消费与投资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的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以上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调节机制可以避免经济危机B.罗斯福破坏三权分立原则C.解决经济危机不能以牺牲民主为代价D.非常时期总统行政权扩大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分析选项,A项表述错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所有制造成的,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故B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符合题意。6.美国国会于1936年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A.保护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B.用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C.补贴农业以恢复金融信用D.以工代赈创造就业岗位解析:选B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并非仅仅为保护环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通过法律的形式要求农场主退耕休耕,并且由政府发给补贴,体现了国家干预的特点,故B项正确;恢复金融信用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不是补贴农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以工代赈,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危机(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主要殃及先进工业国家中国贸易……从来没有超出国际贸易总额的一个很小份额作为一个以白银作为法定货币经济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