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糖”似的德育工作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大家下午好!作为沐川县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员,我很感谢教育局领导为我们沐川县学校德育工作者们提供了今天这个交流的平台,下面就把我对德育工作的一些初浅认识和一些工作尝试跟大家交流,请各位领导和同行指教,帮助我提高。一、首先,我想谈谈学校德育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请各位领导原谅我的大胆。1、没有真正体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舆论与评价体系的错误导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升学率看得见,立竿见影,而德育却很难用具体的标杆来衡量,成绩一般看不见或很难看见。在社会上,家长看分数,主管部门看升学率;在学校晋职晋级、评优选先,还是看教学成绩。所以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总是往后靠的现象。2、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不优,全员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氛围迟迟无法形成,没真正体现“学校没有不育人的事,没有不育人的岗,没有不育人的人”的全员育人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特的个体,要让他接受你的教育你得与他沟通、交流甚至交心,但这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住城里,放学后大多数都回城了,哪来的时间做好这份工作?仅凭学校的几个行政人员能行吗?3、德育工作目标不实。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空洞的多而生动的少,口号多而行动少等现象。没有做到“低重心、低起点”去落实,没有从“小一点、实一点、近一点”的活动入手,没有从“有形”的小事做起,扎实地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学第二周,董局长在我校检查开学工作时特别强调的一句话——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落实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享受教育,这恰如其分的点明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改进理念及措施。4、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当前形势下,以下三种学生越来越多:一是独生子女,大多家长对他们教育少溺爱多;二是父母外出打工增多,留守孩子增多,他们普遍存在隔代教育或无从教育;三是离婚家庭增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伤害;四是部分家长对子女德育关注度不高,只在乎子女吃饱穿暖,另外的全是学校的任务了,有的住校生家长甚至连孩子的温饱都不过问了。5、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太差。因为3G手机和昧良心的网吧、游戏厅等,一些低级庸俗的、色情暴力的文字、图片、影音制品对学生精神实施了近似毁灭性的摧残。第4和第五两方面的影响,就是我们常提及的“5+2=0”。二、我的“棒棒糖”似的德育工作“棒棒糖”中的棒棒指纪律制度、行为规范,糖则可理解为关爱、表扬、奖励、收获的好习惯等。所以德育工作者得以糖为根本去用棒棒,然后让学生理解接受先有棒棒才有糖的法则。首先,我们教育学生要始终站在关爱的角度去进行——以糖为根本去用棒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高尔基也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些都说明爱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桥梁,也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之一。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大家肯定都很喜欢,对他们也一定很爱、很关心,都希望他们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他们的学习一般不用我们太操心,可我们得抓住机会,把他们的心灵洗净,把纯洁而进步的、正直而奋发的种子散播在他们的心田,这样他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栋梁。但对于后进生甚至是双后进生更需要我们教育者的爱和关心,因为他们中许多的在班上处于弱视地位,大多同学看不起,甚至有的家长对他们也不爱管了,如果我们再不去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引导大家来关心帮助他们,那么他们极有可能破罐子破摔,成为现在班级的破坏者,将来社会的破坏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家都深有体会,由班主任送到政教处来的学生都是有点份量的人物,我们对他们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通完全不是办法(因为他的事情没有在班主任那儿得到解决,或许班主任已经批评他了,此时的他和班主任都在气头上,我们再骂他两句,那问题就处理不好了),我们可以先仔细找找他的优点,那怕他只有那么一丁点儿优点,甚至说一句“听说你小子的篮球打得好哦”、“乒乓球打得不错啊”之类的;实在不行,就找一句有关他长像方面的优点也行,瘦小的叫“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