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购物数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购物数学活动方案五篇,欢迎阅读参考。幼儿园购物数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幼儿园购物数学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3、超市的环境创设。活动过程:一、手指游戏:复习5的组成,导入活动。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以此类推。(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小组介绍: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4、能不能用5元钱在商品图上买三样不一样的商品?幼:不能,钱不够。三、游戏《超市购物》玩法:小朋友真棒,刚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现在,老师每人给你5元钱,到我们的超市里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商品上都有标价,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钱,买一样也可以,买两样也可以,我特意请了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