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清远市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课后培优...VIP免费

广东清远市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课后培优..._第1页
1/25
广东清远市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课后培优..._第2页
2/25
广东清远市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课后培优..._第3页
3/25
一、选择题1.键能是化学键断开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所放出的能量。N4在21世纪才被发现,跟你们的年龄差不多。N4是正四面体结构,有六个N-N单键,N-N键能为193kJ/mol,而N2有一个NN键,键能为946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molN2变成1molN4需要吸收能量734kJB.2molN2的总能量高于1molN4的总能量C.N4比N2更稳定,因为N4的键能更小D.如图所示,A为N4,B为2N2答案:A解析:N4:193kJ/mol×6=1158kJ/molN2:946kJ/mol【详解】A.2molN2:2mol×946kJ/mol=1892kJ,故2molN2变成1molN4需要吸收能量1892kJ-1158kJ=734kJ,A项正确;B.2mol氮气生成1molN4需要吸收能量,故2molN2的总能量低于1molN4的总能量,B项错误;C.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数值相等,则N4比N2更稳定,因为断开1molN4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断开1molN2中的化学键,C项错误;D.2mol氮气生成1molN4需要吸收能量,ΔH>0,故A为2N2,B为N4,D项错误;答案选A。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六氧化四磷(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198kJ·mol-1,P—O360kJ·mol-1,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kJ·mol-1.则P4+3O2一定条件P4O6的反应热ΔH为A.+1638kJ·mol-1B.-1638kJ·mol-1C.-126kJ·mol-1D.+126kJ·mol-1答案:B【详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198kJ·mol-1、P-O360kJ·mol-1、O=O498kJ·mol-1,反应热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图可知:1个P分子中含有6个P-P,1个P4O6分子中含有12个P-O,1molP4和3molO2完全反应(P4+3O2=P4O6)生成1molP4O6,所以反应P4+3O2=P4O6的反应热Δ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反应放热1638kJ,综上所述,故选B。3.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①CO:2CO(g)+O2(g)=2CO2(g)△H=-566.0kJ/mol②丙烷: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③正丁烷:C4H10(l)+6.5O2(g)=4CO2(g)+5H2O(l)△H=-2855.4kJ/mol④异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69.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55.4kJ/mol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C.常温下,CO的燃烧热为566.0kJ/mol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答案:B【详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③可知,常温常压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55.4kJ/mol,故A错误;B.1g丙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g44g/mol×5≈0.113mol,放出的热量为1g44g/mol×2221.5kJ/mol≈50.5kJ,1g正丁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g58g/mol×6.5≈0.112mol,放出的热量为1g58g/mol×2855.4kJ/mol≈49.2kJ,则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故B正确;C.由热化学方程式①可知,CO的燃烧热为566.0/2kJmol=283.0kJ/mol,故C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源可以不通过化学反应获得,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故D错误;故选B。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2CO和4CH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3CH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3CH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B.反应过程中,只有C-H键发生断裂C.状态①、②之间的能量差即该反应的焓变D.合适的催化剂可有效降低活化能答案:D【详解】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原子利用率为100%,A错误;B.反应过程中,有C-H键、碳氧双键的断裂,B错误;C.反应的焓变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状态①、②不能代表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合适的催化剂可有效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D。5.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中破坏了离子键B.II、III、IV均为放热过程C.IV中表示NH2与H2生成NH3D.N2(g)+3H2(g)2NH3(g)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东清远市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卷(课后培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