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2014·广东卷(课标化学)7.[2014·广东卷]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B.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7.B[解析]棉和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与淀粉的化学式都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不锈钢是铁与铬、镍等形成的合金,B项正确;花生油是植物油,牛油是动物油,两者都属于油脂,两者都可发生皂化反应,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酯类,C项错误;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会发生水解,因蛋白质只有在酶的作用下才能水解,D项错误。8.B1[2014·广东卷]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2-4B.Fe2+、H+、SO2-3、ClO-C.K+、Fe3+、NO-3、SCN-D.Mg2+、NH+4、Cl-、SO2-48.D[解析]Ca2+和SO2-4大量存在时能生成CaSO4沉淀,A项错误;H+和ClO-结合生成HClO,Fe2+、SO2-3均会与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Fe3+和SCN-发生络合反应,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9.2014·广东卷]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测SO2-4C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9.B[解析]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的NaCl利用了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小的性质,叙述Ⅰ正确,叙述Ⅱ正确,但二者无因果关系,A项错误;BaSO4是难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故可用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SO2-4,B项正确;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NH3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电离产生OH-,NH3用于喷泉实验利用了NH3极易溶于水的特性,二者无因果关系,C项错误;由于Ca(OH)2是微溶物,故无法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D项错误。10.[2014·广东卷]设nA为阿伏伽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B.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10.A[解析]18gH2O为1mol,1molH2O含有10mol质子,A项正确;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1mol甲苯含有8molC—H键,B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仅仅适应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氨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C项错误;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D项错误。第2页共8页11.[2014·广东卷]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图4A.电流方向:电极Ⅳ―→―→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11.A[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原理,可知电极Ⅰ为负极,电极Ⅱ为正极,电极Ⅲ为阳极,电极Ⅳ为阴极。电子流向为电极Ⅰ→→电极Ⅳ,故电流方向为电极Ⅳ→→电极Ⅰ,A项正确;电极Ⅰ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电极Ⅱ为正极,Cu2+在此被还原,C项错误;电极Ⅲ为阳极,活性阳极Cu在此被氧化,D项错误。12.[2014·广东卷]常温下,0.2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溶液pH=7.0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12.C[解析]0.2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0.1mol·L-1NaA溶液,由图知A-浓度小于0.1mol·L-1,可知A-发生了水解,故HA为弱酸,A项错误;Na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pH>7.0,B项错误;A-发生水解生成HA,溶液中除Na+、水分子外,各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A-)>c(OH-)>c(HA)>c(H+),故X为OH-、Y为HA、Z为H+,D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A-)+c(HA)=c(Na+),即c(A-)+c(Y)=c(Na+),C项正确。22.(双选)[2014·广东卷]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B向Ag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