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20世纪下半叶及当今世界(一)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表现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特点不平衡、不完全原因二战后美苏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美国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针锋相对。两极格局形成过程政策1947.3杜鲁门主义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7.6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1949.1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军事1949.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5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地缘政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60、70年代国际格局变化西方阵营的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东欧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1956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布拉格之春)中苏关系破裂:1956中苏论战;1966珍宝岛事件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两弹一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第三世界的崛起1955万隆会议;1961不结盟运动: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冷战的发展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1958笫二次柏林危机,1962古巴导弹危机冷战后期美苏关系紧张:1979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遏制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缓和1985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关系走向缓和。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在裁军、中东、东欧等同题上达成妥协1989.5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结束:苏联放任“和平演变”。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造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背景:经济危机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弊病;二战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造成巨大冲击。局限:无法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国家调控新政策凯恩斯主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进行调整。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但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冢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面对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混合经济。2.国际协调新体系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协定,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资本主世界金融体系;1948年关贸总协定开始运行,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形成,1995年关贸被世贸取代3.科学技术新发展背景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两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内容及影响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新材料及生物工程技术。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4.社会结构新变化产业结构农业和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服务业比重增加阶级结构中间阶层人数增加,20世纪80年代趋于稳定5.社会福利新改革福利国家国家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服务开支。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削减福利福利政策加重政府财政负担,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引发道德危机。20世纪70年代后各国开始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6.社会运动新进程黑人民权运动1955罢乘公共汽车运动,帕克斯被誉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1963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女权运动笫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其目的是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其他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战后苏联建设经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科学相继爆炸原子弹、氢弹,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隐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苏联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内容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人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与美军备竞赛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