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4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10个小题(共50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下列属于生物大分子的物质是A.糖、水B.蛋白质、核酸C.纤维素、蔗糖D.脂肪、无机盐2.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3和2B.4和3C.5和4D.6和5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A.有无细胞膜B.有无核物质C.有无核膜D.有无核糖体4.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产生ATPB.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都含有多种酶D.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5.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C.高温能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D.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6.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A.二氧化碳B.水C.酒精D.乳酸7.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乙<丙D.甲<乙,乙>丙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中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9.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10.把绿叶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在连续可见光谱中出现暗带,暗带在光谱中分布的区域是A.绿光区B.红光区和蓝紫光区C.蓝紫光区D.黄光区1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糖类是遗传物质1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1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14.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A.减数分裂间期B.形成四分体时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15.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16.对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4种B.3种C.2种D.1种17.正常情况下,人类女性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44,XXB.44,XYC.22,XD.22,Y18.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19.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2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6%,Aa的个体占48%,aa的个体占16%。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84%、16%B.60%、40%C.80%、20%D.36%、64%21.遗传咨询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22.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