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必刷好题(全国通用)地理(卷二)(本卷共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节目惊艳了世界。图1为国家体育场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为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4小题。1.国家体育场()A.位于北四环路南B.距离北京冬奥村约14千米C.在水立方的正东D.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面积大2.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正值立春节气。此时北京()A.春回大地,桃花绽放B.昼长夜短C.春雨绵绵,洪水泛滥D.昼短夜长3.“二十四节气”所表现的四季流转是由于()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板块运动D.海陆变迁4.来自不同国家的冰雪运动健儿,齐聚北京参加冬奥会,凸显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有()①政治中心②国际交往中心③文化中心④科技创新中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1.C2.D3.B4.B【解析】1.结合图示和指向标判断,国家体育场位于北四环路的正北方,A错误。该地距离北京冬奥村图上距离大致是10厘米,实际相距大致是20千米,B错误;国家体育场在水立方的正东方,C正确;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面积小,D错误。故选C。2.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月4日立春,北京昼短夜长,还处于冬季。故选D。3.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了解了地球公转规律。故选B。4.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来自不同国家的冰雪运动健儿,齐聚北京参加冬奥会,冬奥会作为国际性运动会,是一种文化活动,体现了北京的文化中心职能和国际交往中心。故选B。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灯光夜景图(颜色越浅,表示灯光越亮;颜色越深,表示灯光越暗)。读图回答下列5-6小题。5.图中灯光亮处主要分布在()①非洲南部②欧洲西部③北美洲东南部④南美洲西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图中灯光的亮暗差异,可以直观反映出()A.国家大小的差异B.人种类型的差异C.社会制度的差异D.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5.B6.D【解析】5.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灯光亮处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南部,说明这两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集,相反,非洲南部和南美洲西部灯光暗淡,说明两区域的人口分布稀疏且经济落后,故选B。6.图中灯光的亮暗差异,可以体现出的是人口的分布差异,同时可以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灯光越亮,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反则越低,不能看出国家大小、社会制度和人种类型,故选D。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薄荷岛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7.薄荷岛()A.气温年较差大B.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C.为热带雨林气候D.为热带季风气候8.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A.1-3月份B.4-5月份C.6-8月份D.9-10月份【答案】7.D8.B【解析】7.读材料和气候资料图可知,薄荷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薄荷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温差小,故A选项和C选项均错误。薄荷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故B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8.读材料可知,旱季时薄荷岛中部的丘陵上的草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即降水最少时最易观察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结合薄荷岛的气候资料图可知,最佳新赏时间是旱季(11-次年4月)。1~3月降水最少,为旱季,但气温较低,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错误。4~5月降水少,为旱季,气温又高,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6~8月降水多,为雨季,不符合题意,故C选项错误。9~10月降水较多,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故选B。印度是南亚大国,人口仅次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经济高度发达,对外依赖性强,人口老龄化严重。读下图,完成下面9-10小题。9.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自然条件是()A.降水较多,热量充足B.劳动力丰富C.平原广布D.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