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咀嚼“常用逻辑用语”一、基础知识1.命题及其关系(1)命题包括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注意: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关系: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若ab=0,则a=0”是假命题.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否命题“若a≠0,则ab≠0”是假命题.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如,原命题“若a=0,则ab=0”为真命题,它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是真命题.(2)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与互为逆否命题描述的是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其中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同假,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与它的否命题同真同假(两个命题也恰好互为逆否命题).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1)如果由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2)如果由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3.逻辑联结词:“或”、“且”、“非”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要结合真值表加以理解.或结合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来理解联结词,它们的定义分别用“或”、“且”、“非”等联结词定义.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都是”、“都有”、“任何的”、“都不是”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不都是”、“不都有”、“存在”、“至少”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3)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应注意:①书写命题的否定时一定要抓住决定命题性质的量词,从对量词的否定入手,书写命题的否定.如:有的同学把“小红、小明和小丽都是三好学生”的否定写成“小红、小明和小丽都不是三好学生”,这是错误的.因为:设123aaa,,分别表示小红、小明、小丽是三好学生.123()aaa表示“小红、小明和小丽都是三好学生”,123123123()()()aaaaaaaaa,,表示“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不是三好学生”,123123123()()()aaaaaaaaa,表示“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是三好学生”,123()aaa表示“这三个人都不是三好学生”.若把小红、小明、小丽是否为三好学生的情况表示为集合U(全集),则该集合123123123123123123123{()()()()()()()}Uaaaaaaaaaaaaaaaaaaaaa,,,,,,.由此可见,“小红、小明和小丽都是三好学生(即122()aaa)”的对立面(补集)不是“小红、小明和小丽都不是三好学生(即123()aaa)”而应该是“小红、小明和小丽不都是三好学生”或“小红、小明和小丽至少有一个不是三好学生”.类似地,我们可以得出其它几种命题的非,并总结如下:②书写命题的否定时,一定要注重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有些数学符号,从表面上看我们已非常熟悉,其实不一定.如:xR,谈到它的否定,很多同学会认为是:xR,其实不然.如:若xR,则方程2210xx有解;这是个真命题,当然,它的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否命题是什么呢?是“若方程2210xx无解,则xR”吗?这个命题是假命题.显然,它不是我们要的逆否命题.问题出在哪里?出在xR的否定并不是xR上;那么xR的否定到底是什么?其实,xR表示x是任意实数,其否定应该是:存在某个实数x;③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命题的否定是针对仅含一个量词的命题,显然,并非所有命题都有写出它的否定的必要.以量词为前提的命题,如命题:“xR,若y>0,则20xy”的否命题为“xR,若y≤0,则20xy≤”;而此命题的否定为“xR,若y>0,则20xy≤”;显然,两者的区别很大.二、基本技能1.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1)直接用定义判断;(2)借助命题之间的关系判断;注意:对于“或”、“且”、“非”命题的真假判断,首先要正确判断命题的构成,然后再利用判断真假命题的方法给出正确判断.2.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利用定义判断①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