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化学同步备课精品7.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7.3.1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会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⑵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乙醛的官能团是—CHO;⑶知道乙醇中的—OH上的氢可以被活泼金属置换,会写化学方程式;⑷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⑸会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⑹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的金属、与碱性氧化物、与碱、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⑺知道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⑻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⑼知道酯化反应这一实验中试剂的加入顺序,加热及浓硫酸的作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重要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⑵由教师提供真实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化学实验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典型有机化合物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操,意识到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改变世界;⑵通过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通过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学法指导】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其学习思想从“被动接受型”慢慢向“自主学习型”转变。他们学习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加,学习动机比较稳定。他们在初中虽已接触了一些常见有机物的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本节课首次提出了“官能团”的概念,围绕“官能团(结构)—性质”的关系展开,难度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同时用形象的实验探究辅助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另外注意高视角、低起点,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引导等方式,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训练中主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先认真阅读课本后,再看题、审题、分析题、解题,并反思总结做题的方法,从而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温故知新】1.(自学、回忆)请写出由乙烯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2.(自1学、回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古往今来无数咏叹酒的诗篇都证明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请你总结出酒精(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课堂研讨】1.(实验、探究)请通过下表对比金属钠与水、乙醇的反应。由金属钠的存放,思考乙醇的性质和结构。乙醇与金属钠水与金属钠操作①在一支小试管中加入3滴管无水乙醇。②用镊子夹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放于试管中。①在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②用镊子夹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放于烧杯中,迅速盖上小玻璃片2.(思考、讨论)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官能团?请对比分析-OH与OH-:名称电子式是否带电是否稳定-OH羟基不带电不稳定OH-氢氧根带电稳定3.(思考、讨论)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在实验室中通常用酒精2灯作热源?如何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怎样从工业酒精中制取无水酒精?(实验、探究)通过下面的实验探究乙醇的氧化反应。操作①向一支小试管中加入3滴管乙醇,②取一根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③插入乙醇中,1秒后拿出,反复三次。④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实验现象铜丝加热变黑插入乙醇中黑色的氧化铜又变成红亮的铜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