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化学新课程优秀成果交流评奖会材料《金属晶体》教学设计东莞市第一中学余佳哲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1)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2)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和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基础上认识金属晶体。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主要有金属的内部结构、晶体模型、共同性质和特点、金属晶体的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以及金属晶体的四种原子堆积模型等,需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探究金属的内部结构、晶体模型、共同性质和特点、金属晶体的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前一章已经学习了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特点与内部质点排列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2、学习方法方面:上一节研究过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已初步有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理念,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从同学们身边的实物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注意新旧知识和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讨论金属的性质时,让学生比较金属导电与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的不同,以加深对金属导电原因的认识,同时也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探究法代替直接讲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猜想让学生解说答辩,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强化对比手段,使学生掌握类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形成原因;(2)掌握金属键的本质——“电子气理论”;(3)能用电子气理论和金属晶体的有关知识解释金属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异同点的比较与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金属晶体结构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金属健、金属晶体学习与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认识微观世界的兴广东省高中化学新课程优秀成果交流评奖会材料趣;(2)通过对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理念,形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态度。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晶体模型,金属晶体的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2、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结构模型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min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仔细观察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入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归纳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引导分析1min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分组讨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板书1min一、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金属具有共同物理性质的原因引导分析设问1min前面我们知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特点,且分别由它们的晶体结构所决定,那金属为什么有这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由金属类似的结构所决定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理念启发学生金属晶体结构提出问题1min金属有怎样类似的结?(多媒体展示金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多媒体和教材结构示意图,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更好地观察微观的结构广东省高中化学新课程优秀成果交流评奖会材料分析归纳3min金属中由于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比较少,金属原子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变成金属离子,在金属内部结构中,实际上按一定规律紧密堆积的是带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各小组发表讨论后的看法由小组讨论分析并发表看法能更深刻地理解金属晶体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设问1min同是带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本应相互排斥,为何还可以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