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我的五样教案教学目的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学重点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学方法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想的独到。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该是什么。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心理游戏,请大家按照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请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并说明理由。2、请依次划去这“五样东西”中相对不重要的四样,并说明理由。这虽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却是我们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一次深入思考,面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作答的呢?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学习毕淑敏的文章《我的五样》。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问题一: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学情估计:a.“留”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1自然段至第16或第17自然段两种说法。b.因为快速略读的原因,可能很多学生凭经验会认为第17或第18自然段至完是“弃”的内容。应对办法:a.明确第17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的内容是第1—16/17自然段。b.明确第40段是写“弃”的最后一段。即“弃”的内容是第16/17—40自然段。问题二:模仿以“留”、“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一个字概括第41—45自然段的内容。学情估计:a.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触类旁通,但不一定准;b.课文内容不熟或概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不会说或会说错。例如概括成“尾”或“想”。应对办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等概念,从而概括成“感”或“议”。三、浏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问题三:请从内容角度理清本文思路。学情估计:因为前面整体感知中的概括,这个问题只是对已有学习成果简单的归纳过程,应该不难。明确:课文以时间顺序,按“留”→“弃”→“议”的思路展开全文。问题四:请从表达方式角度理清文章思路。学情估计:如果缺乏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常识,这项工作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棘手。应对办法:a.简要补充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b.提示“留”→“弃”→“议”中“议”已经说出了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整体考虑“留”“弃”的内容所用的表达方式即可。明确:先记叙描写“留”和“弃”的全过程,后对此过程进行抒情议论。四、精读课文,品味心理描写,体会思想感情问题五:仔细阅读全文,画出你最感动、最欣赏的心理描写句子,并说说你欣赏和感动的理由。学情估计:a.能画出精彩的描写句。b.精彩之处有的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言传,但说不出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那种精妙之处。应对方法:a.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谈感受。b.告诉学生从客观分析修辞,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第24、25、30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心理。问题六:从这些心理描写中,谈谈你对本文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学情估计:本文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丰富而独特,把握局部不难,把握整体就不易了。应对办法:a.抓第41—45这些自然段,因为其中多次谈到“生命”。b.抓本文的核心问题“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明确: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总结课文:毕淑敏在这篇文章中,从作为医生、身为女性以及作为作家三个方面对自己的生命呈现方式进行了一次灵魂拷问。作为医生,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只需片刻的思索,就本能地选择了“空气、水、太阳”,的确是“飘着药品的味道”,但这决非仅仅是出自“严谨的科学意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作者作为医生的生命情结。毕淑敏曾经在被视为“生命禁区”的昆仑山上用最原始的徒步穿越方式进行野营拉练,捡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文本中当“老师”要求舍弃时有这样的表述:“我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冰山上攀缘绝壁,被缺氧的滋味吓破了胆。”这在她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中篇小说《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