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2、通过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初步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步骤、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归纳、呈现,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和使用化学用语的技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整理、分析、推理、归纳,从中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2、通过对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初步形成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妙,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重点原电池的概念与构成条件难点用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条件和装置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1、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primarybattery)锌片:溶解、失电子,做负极,电极反应:Zn---2e==Zn2+铜片:有气泡产生,得电子,做正极,电极反应:2H++2e==H2↑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2、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且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般是放热的)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⑴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如碳棒)做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⑵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⑶两电极要相连接或接触,形成闭合回路。⑷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1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正极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投影展示]水能、风能、石油、电能等常见能源的图片[课前活动]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卡片,并思考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投影小结]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创设情境]多媒体动画展示:热电厂的生产过程[讲]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为电力。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化石燃料发电称为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中最主要的发电方式是汽轮机发电。汽轮机发电又称为蒸汽发电,它利用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用蒸汽冲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问]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进行转换的?[讲]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能量转换[投影]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问]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由于转换环节多,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的极度浪费。那么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板书]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讲]火力发电的本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讲]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金属的一些知识,了解了锌和铜的性质。锌是比较活泼的金属,能溶于稀硫酸,铜是不活泼金属,不溶于稀硫酸。如果我们燃烧蒸汽发电机2把锌片和铜片连接在一起,同时放到稀硫酸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做这个实验。[探究实验]实验2-4实验1:铜片和锌片平行插入,且不接触实验现象锌表面有气泡产生,铜表面无明显现象离子方程式Zn+2H+=Zn2++H2↑思考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