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鲁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了解《归去来兮辞》及有关文学常识。2、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教学重点:文章中出现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一、情境导入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浔阳(xún)荒芜(wǔ)惆怅(zhànɡ)耘耔(zǐ)B.熹微(xī)稚子(zhì)盈樽(zūn)眄庭柯(miǎn)C.怡颜(yí)容膝(xī)流憩(qì)遐观(xiá)D.出岫(xiù)西畴(chóu)船棹(zhào)遑遑(huánɡ)1.解析:荒芜wú,惆怅chànɡ。答案:A二、精讲点拨探究一: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眷然有归欤之情依恋的样子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勉强克制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悟以往之不谏不能挽回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策扶老以流憩拐杖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探究二: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教学体会首先结合课下注释看课文,将字音和词义写到原文中。并找到疑问点。然后做回顾预习,独立完成!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仔细理解,力争掌握。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A.农人告余以春及。B.遂见用于小邑。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A3.解析:①把;②而;③把;④因为。答案:C4.解析: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答案:C5.解析:与例句均为被动句;其余各项均为状语后置。答案:B三、当堂达标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A.足以极视听之娱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C.感吾生之行休D.悦亲戚之情话7.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6.解析: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余均为结构助词,译为“的”。答案:C7.解析: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答案:D四、总结·提升首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好语言,可查阅相关资料。将相关知识整理在整理本上。注意字字落实仔细阅读相关知识,并记(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注:无怀氏、葛天氏: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8.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B.不戚戚于贫贱(哭泣)C.常著文章自娱(写作、著述)D.衔觞赋诗(酒杯)9.对下面两组句子加粗词意思、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以”相同,两个“得”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得”相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得”也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得”也不同10.对下面两个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