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怀仁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本课的基础知识: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2、知道封建土地所有制怎样确立;3、理解小农经济的含义;4、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本课知识结构:农业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含义:主要的耕作方式:影响:最早的松土工具:1、农具:商周时期的发展2、耕作技术:3、西周的农作物:表明:中国农业,,奠定了。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推广(),后又出现。1、耕作方式:发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展隋唐:江东地区出现()。至此,我国耕犁技术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南北朝宋朝以后3、耕作制度:西汉;宋朝后,出现和。4、经济重心:(时间:原因:)水利工程:战国的;汉朝的、和等。5、水利灌溉灌溉工具:曹魏时的;唐朝的;宋朝的;明清的。作用:推动了。条1、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和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件2、伴随着的确立。1、,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特2、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点3、以为单位男耕女织,生产主要为了满足需要和交纳,是一种和相结合的的自然经济。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为我国农业的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评的基础上取得的。价2、消极A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要承担沉重的,导致阶级矛盾尖锐。B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阻碍了和的发展,到,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本课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小农经济:(1)封建统治者重视小农经济的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也是封建王朝的主要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也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大事。所以小农经济的兴衰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是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社会政权安危的大事。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注意解决好农民问题,扶植小农经济。(2)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四、选择题:1、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回答(1)一(3)题。()(1)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2)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小农经济顽强生存②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政策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封建剥削相对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汉唐时期明智的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们实行主要的措施包括①轻徭薄赋②鼓励垦荒③重农抑商④政府编辑农书指导生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中国古代是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不断成熟。回答(1)~(3)题。()(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出现B.战国时期牛耕推广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2)在小块土地上挖长条形的沟或一个个方坑,播种和施肥灌溉都集中在沟或坑中,这种小面积提高单产的耕作方法是A.垄作法B.代田法c.区田法D.休耕制()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5、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界D、商品经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