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年级上册新编语文教案指南五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秋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具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老师)3、秋天树叶的实物。(老师)4、大雁图片。(老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3、老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一)品读第1自然段。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1、天气凉了。(1)学习生字“气”。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区分“气”与“汽”。(2)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2、树叶黄了。(1)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2)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3)指导学生朗读。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4、齐读第1自然段。(二)品读第2自然段。(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4)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5)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6)指名读第2自然段。(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5、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6、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三)品读第3自然段。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1、指导读好感叹句。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老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兴奋地说道——啊!秋天来了!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3、学习生字“秋、了”。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4、齐读第3自然段。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2、学习“了”字的书写。(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3)老师范写。(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5)老师巡视指导。(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老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1)老师先示范“子”的书写,老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