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下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护理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总结OLIF术中配合要点及心得体会,促进该技术在基层医院更好地开展。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4月期间20例OLIF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51岁—79岁,平均年龄65岁,设立专科护理小组,总结术前、术中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20例手术患者手术均正常进行,不存在因手术室护理因素导致的时间延长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设立专科护理小组,术前与手术医生充分沟通,完善各种特殊器械及物品的准备工作;手术体位安置规范,术中熟练配合医生操作,掌握手术步骤及器械的使用能提高手术效率、节省手术时间、保障手术安全。【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护理配合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是最近几年在国内逐步开展起来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与后路手术相比较,OLIF手术无需破坏后路肌肉及骨性结构,减少对神经根的牵拉及椎管的干扰,并且能植入更大的融合器,【能够重建脊柱的力学功效1】。该术式相较当前其他治疗方式而言,在手术时长、【创口大小、出血量及术后愈合速度方面有更加优异的表现2】。由于该微创手术对技术、设备、医生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导致该技术在基层医院中的普及应用较少,为提高医护配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我院从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20例OLIF手术护理配合体会作如下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4月期间20例OLIF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5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7±4.28岁;疾病分型:腰椎不稳定11例,腰椎管狭窄症5例,腰椎退变性侧弯4例。单阶段融合一期侧方钢板固定3例。术中平均出血80ml。1.2手术方法患者完成麻醉后取右侧卧位,C型臂X光机透视调整手术床并标记目标椎间隙体表投影。常规消毒铺单,在目标椎间隙前侧1-2cm处作与椎体前缘平行小切口约4-5cm,多个椎间隙融合可以两个间隙共用一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钝性分离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机,暴露腹膜。沿腹膜后侧作腹膜外分离,暴露腰大肌。紧贴腰大肌前缘在椎间隙平面向后侧钝性分离,将腰大肌向后侧牵开,腹膜挡在前侧暴露椎间隙。在椎间隙前1/3处刺入定位导针。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正确,沿定位导针逐级扩张,安装合适高度通道固定于床边自由臂后,拧入通道固定脚钉并适当撑开。移去定位导针及扩张管,接入通道内冷光源。尖刀环形切开椎间盘纤维环,髓核钳取出髓核组织。终板刮匙刮除残余椎间盘髓核及终板软骨组织,逐级击破对侧纤维环,探查无明显髓核组织及终板软骨残留后,试模依次扩张椎间隙,根据手感及C型臂X光机透视确定椎间融合器的合适型号,选取合适融合器填充人工骨击入椎间隙。透视证实融合器位置满意后,根据终板损伤情况及融合器稳定程度决定是否进一步安放侧方钢板。松开通道,拧出通道固定钉,严密观察,证实无活动性出血后撤出通道。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切口。多节段融合可一期或二期后路径肌间隙入路(W1ltes入路)钉棒固定。2护理配合2.1心理护理在新技术开展初期,由于病例数相对较少,为在有限的样本数内获取更加详实的临床数据和经验,特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心理护理内容及流程。术前一天,由当值护士对辖区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做详实的询【问,并记录3】。在沟通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健康宣教工作,采用开设小讲座、发放宣传页、播放多媒体等方式向病人宣教手术基本流程及手术团队所做的充分准备,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护理问题。通过平易近人、友善的方式疏导患者焦虑情绪,避免患者因心率、血压失衡或异常波动,让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2.2术前物品准备根据手术计划,在术前一天对手术所需的各项设备、仪器、敷料及特殊用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检查工作。手术当天器械护士再次检查手术器械和敷料准备情况,巡回护士复检。用物准备包括C型臂X光机、冷光源、两阔一窄三把cobb、长柄双极电凝、长、短电刀头各一把、长尖刀柄、深部器械(长柄持针器及血管钳)慕丝线、血管损伤缝线、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2.3术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