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考试题单选题1.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2.姜太公帮助武王统一了天下,被封在齐地,姜氏一系发展出的文化,代表了传统的()家文化。道家3.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道是无晴还有晴4.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D.清明节5.按中国古人的说法玄武指的方向是()D.北方6.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什么?()D.《搜神记》7.颜之推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是说父母的教育应该()C.严慈结合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哪家语?()B.道家9.鲜卑族俗称其主为()C.可汗10.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1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说明对待“贤俊者”和“顽鲁者”这两类孩子的态度是()C.“贤俊者”与“顽鲁者”同等12.《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司马光13.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图穷匕见14.“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左思的《三都赋》15.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昆曲16.《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纪传体17.“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与今天提倡的()观点相符。C.终身学习18.陆游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B.梅花19.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武松所为?()C.醉打蒋门神20.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C.屈原21.兄弟不(),则子侄不爱。A.睦22.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B.医学界2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乐曲24.战国七雄中的赵、韩、魏三国的前身是(C.晋国25.“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26.魏晋多名士,其中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下列不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是()B.陶潜27.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C.黄芪2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29.()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C.《孔雀东南飞》30.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D.诗鬼31.古涿鹿之战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交战双方是()B.炎帝、黄帝和蚩尤32.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C.“进士”33.“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C.少年富则国富34.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之所以又称为“诗三百”,是因为它有()篇。C.305篇35..韩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讲述了()C.教师解惑的重要性36.《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诗经》3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慧能38.“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说明的主要观点是()D.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3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时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A.汉元帝4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二十岁41.某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C.《礼记》42.“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对“诚”的正确理解是()B.不做不该做的事情43.《搜神记》的作者是谁?()B.干宝44.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武45.礼云:“欲不可纵,()不可满。”D.志46.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C.《论语》47.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李商隐48.“世外桃源”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D.《桃花源记》49.以“锥刺骨”的方式苦读姜太公的《阴符经》,研究三略六韬等谋略之学的是()苏秦5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李清照5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讲了为人之师的标准是()B.闻道在先者为师52.《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