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兴中华第I卷(选择题)1.下列语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人不为己,天诛地灭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在我国A.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B.已经不存在民族差别问题C.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消除D.各民族团结友爱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3.到2016年,我国将彻底淘汰普通照明的白炽灯,预计可节电480亿千瓦时,对此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是()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B.对外开放,科教兴国C.统筹兼顾,协调发展D.节约资源,保护环境4.2014年8月20日,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国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是因为创新是()A.一切工作的中心B.一个民族振兴的最根本实业C.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D.兴国之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5.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举全国之力,深入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推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这表明我国()A.各民族一律平等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各民族融为一体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为将来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我们青少年应该()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②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动手③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④树立远大理想和终身学习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7.根据国家统计局介绍,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检测的161个城市中,2014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9.9%,这启示我们要()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暂停资源开发和利用④加快环保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环保意识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8.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高出2013年0.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这则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A.人口字数大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人口分布不平衡D.男女性别比例失衡9.“浏阳河,弯过了九道湾,五十里水路到湘江……”目前,长沙市立足浏阳河丰富的景观资源和人文历史,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精做美“浏阳河”旅游品牌。这有利于()①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改变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④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总投资42.4亿元的2015年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172个项目集中开工,由此掀起了援疆项目建设热潮。这一行动()①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②有助于更好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③坚持了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④有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多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贯穿全区各项工作,力推民族团结模范区建设。这是因为,民族团结是()A.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物质保证C.我国目前各项工作的中心D.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必要条件12.2015年是世界反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緬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国家将举行纪念话动。这一话动()A.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B.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C.促进了政治文明建设D.改变了世界多极化趋势13.2014年是高考改革年。各省结合本地实际,推出高考改革方案。目的是能为孩子兴趣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②发展教育事业是我们的兴国之要③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④高考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2014年5月1日,11名维吾尔族青年针对新疆频发的恐怖暴力事件,共同署名发出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公开信,强烈谴责恐怖分子乱杀无辜的罪恶行径,并呼吁维吾尔同胞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