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山地的形成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下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题。1.(2014山东文综,12,4分)上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2014江苏地理,7,2分)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3.(2014江苏地理,8,2分)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4.(2012山东文综,3,4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河流地貌的发育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4北京文综,6,4分)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2.(2014北京文综,7,4分)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完成下题。3.(2014安徽文综,32,4分)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图Ⅰ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Ⅱ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Ⅰ图Ⅱ4.(2013浙江文综,5,4分)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2013江苏地理,7,2分)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6.(2013江苏地理,8,2分)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下题。7.(2012北京文综,10,4分)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8.[2013山东文综,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图甲图乙指出图乙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题组一山地的形成1.B根据关键信息“向斜东翼”,将向斜地貌补充完整(如下图),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上面后来覆盖上的岩层最新。故选B。2.B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质构造图的判读能力。M点位于山脊,向斜的侧翼,故B项正确。3.A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剖面线通过山峰,地质构造为向斜,XY线为向斜槽线,岩层以此线为对称轴弯曲,故A项正确。4.D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地壳物质循环等。读图可知,甲向上拱起为背斜,其顶部缺失说明该地先是受到外力侵蚀,甲上覆岩层为沉积岩,说明该地在受到侵蚀之后又发生了沉积作用,然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故D项正确。题组二河流地貌的发育1.A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可知,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形成年代较早,A项正确;①岩层有明显的受侵蚀痕迹,而②岩层较完整,故①岩层比②岩层易受侵蚀,B项错误;岩层没有弯曲变形,C项错误;断层处不适宜修建水库,D项错误。2.D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读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