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石宝中学高2014级《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2、国家统计局3月9日发布的2013年2月份C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1.1%,比1月份扩大了0.1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3.2%,比1月份上升了1.2个百分点。国家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说明:A、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的;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D、意识的反作用不是万能的,应坚持物质的决定作用。3、“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主要强调了:A.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大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4、冬虫夏草因药用价值高,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近几年来冬虫夏草让当地的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可掠夺性的无序滥采,使冬虫夏草资源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个事实启示我们:A.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C.要尊重客观规律;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6、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B.三人成虎C.百感交集D.千虑一得7、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8、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A.体现了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B.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C.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D.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9、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①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②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④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④110、“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钟理在小说《原乡人》中写道,原乡人(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台湾同胞对中国大陆同胞的称呼)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从哲学角度看:①作者的感受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②作者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③写作活动可以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12、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