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十课家族的学堂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殷实(yǐn)祠堂(cí)愣怔(zhèng)钦佩(qīn)B.愠怒(yùn)考妣(bǐ)冻皴(cūn)追溯(sù)C.扁舟(piān)巷道(xiàng)蜷伏(quán)罗绮(qǐ)D.鞭笞(chī)倾轧(zhá)渐染(jiān)浩劫(jié)【答案】B(A殷:yīn,怔:zhēng,C巷:hàng,D轧:yà)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科学上的一些概念有时很难界定,更难准确地定义,所以人们感叹科学术语至当无易。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C.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答案】D(A项“至当无易”的意思是“最为恰当,不能作任何改变。”B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形容书法、绘画笔意流畅或文艺作品表达详尽透彻。C项“功败垂成”的词义是“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D项“水乳交融”指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用在这里恰当。)3.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嘉轩跷出厦屋门坎,在院庭里挡住了婆孙三人的去路:“妈,从今日往后,给他俩的偏食断了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白嘉轩很注重对儿子的教育。B.祠堂和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却没有任何竹册片纸的典籍保存下来。——这说明祠堂是封建家族伦理秩序的象征。虽历经劫难而生命力犹存,始终维系着乡民的人心与福祉。C.活在今天的白鹿村的老者平静地说,这个村子的住户永远超不过二百,人口冒不过一千,如果超出便有灾祸降临。——这说明当时的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灾害,只能归结于迷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映村民的愚昧落后,迷信麻木。D.鹿子霖在厢房里听见一阵陌生的脚步声就走到庭院,看见白嘉轩进来,便忙拱手问候。白嘉轩停住脚说:“我找大叔说件事。”鹿子霖回到厢房就有些被轻贱被压低了的不自在。——这一段是心理、细节描写。鹿子霖精明、喜欢钻营的特点有所展示:他内心何尝不想做“族长”?【答案】C(这种带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揭示了这个家族的沧桑历史)4.下列对《白鹿原》及其作者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为地域背景,以仁义白鹿村白、鹿两个家族的历史及其斗争为基本观点,描绘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B.小说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历史,以文化传统贯串始终,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衔接,在展示家族历史的同时,揭示了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使作品具有了凝重的历史感。C.《家族的学堂》节选自小说第五章,题目恰当地概括选文的内容,白嘉轩作为族长,筹划翻修祠堂,创建了家族学堂,请了先生,让孩子们上学。D.作者陈忠实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他的代表作。【答案】D(应为当代)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5~8题。白嘉轩被推举为学董,鹿子霖被推为学监。两人商定一块去白鹿书院找朱先生,让他给推荐一位知识和品德都好的先生。朱先生见了妻弟白嘉轩和鹿子霖,竟然打拱作揖跪倒在地:“二位贤弟请受愚兄一拜。”两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忙拉朱先生站起,几乎同声问:“先生这是怎么了?”朱先生突然热泪盈眶:“二位贤弟做下了功德无量的事啊!”竟然感慨万端慷慨激昂起来:“你们翻修祠堂是善事,可那仅仅是个小小的善事;你们兴办学堂才是大善事,无量功德的大善事。祖宗该敬该祭,不敬不祭是为不孝;敬了祭了也仅只尽了一份孝心,兴办学堂才是万代子孙的大事;往后的世事靠活人不靠死人呀!靠那些还在吃奶的学步的穿烂裆裤的娃儿,得教他们识字念书晓以礼义,不定那里头有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呢。你们为白鹿原的子孙办了这大的善事,我替那些有机会念书的子弟向你们一拜。”白嘉轩也被姐夫感染得热泪涌流,鹿子霖也大声谦和地说:“朱先生看事深远。俺俩当初只是觉得本村娃娃上学方便……”朱先生的同窗学友遍及关中,推荐一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