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来源:学科网ZXXK]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课型自读主备人宋淑华复备人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3、引导学生通过将作品中的故事与作品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教学过程时间复备教学设想:一、导入示标。话题:简介上几堂课的学习情况,然后引用鲁迅先生名言“对比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引入本堂课的比较阅读教学。二、方法指导。1、比较的内容:相同题材的作品之间或不同题材的作品之间;[来源:学科网ZXXK]2、比较的元素: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等;[来源:学科网]3、比较的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三、与《桃花源记》比较阅读师生共同讨论,明确:相同点:都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都是在想像中讲故事……不同点:《格》绝望的程度好像比《桃》要深得多;渔人是无意而游,后来却有意占有而不得,格列佛是有意而游,却无意占有;《格》是影射现实,《桃》是反衬现实……四、与《鲁滨孙漂流记》比较阅读学生合作探究,然后交流,明确:相同点:反映相同的时代,具有现实意义;格列佛与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故事都是以游记方式体现。不同点:《格列佛游记》的立场是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具有强烈的讽刺性,《鲁滨孙漂流记》的立场是肯定现代社会的文明,具有一定的歌颂性。说的通俗点儿,就是笛神“唱戏”,斯威夫特“拆台”。教后记: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