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新人教化学必修2:1.1.4核素(设计4)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这是一节关于原子的构成,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的知识。2.解析: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2)通过探究原子结构,进一步理解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归纳能力。2.解析(1)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同位素的概念(2)自主总结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相互关系。自主探究: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由于在学习构成原子结构各微粒间的关系有些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原子的构成,并弄清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通过练习强化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区分核素和同位素等有关概念。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投影仪、多媒体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二.核1、原子的构成回顾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小结1【问题1】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原子的构成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板书】(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中子原子核外电子【投影】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27相对质量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1.0071.008结论:(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3)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过渡】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填写下列表格: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原子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11H氕(H)21H氘(D)31H氚(T)2【例题1】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1018.998Na1222.990Al1426.982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扩展思考】1、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2、比较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例题2】1、完成表格1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1212122040182、完成表2元素符号原子符号核电荷数中子数电子数101111121666686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原子的构成与离子的区别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2、核素和同位素【问题2】核素和同位素概念如何?核素:同位素: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3【思考与交流】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强调】不是。因为许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即人们知道的原子种类要比元素种类多。2、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3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深的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例题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D.H是一种同位素答案:A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归纳【阅读】课本第10页最后一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结】同位素的两个特性:1.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不同(或说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即同位同化性)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