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复习深圳市华侨城中学朱里佳08年高考是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个高考,如何进行高三复习做好备考工作,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在新课程理念的统领下研究高考。今年教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可能会有没教过新课程的老师,也有没完整教完一个循环的老师,即使是经过新课程教学走上来的老师,是否研究和关注并且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呢?虽然我们历经多少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应考复习经验,但这往往是制约高三复习效果的瓶颈,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固有的习惯的经验常常更难以适应课改。要打08年高考这一仗,我认为必须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就是必须要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如果说三年的实践证实我是成功的话,那么这三点也是我三年来努力践行和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用新课程理念统领高三复习。认真研讨和思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我想08年广东高考还会遵循“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的原则确保命题的选拔功能,同时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课程理念,反映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在2007年考纲中篇幅很小,具有高度概括性,建议老师们与06年考纲做好比较和参考。应该说07年考纲涵盖了06年考纲的内容并稍有变化,它的变化不仅在于更加明确了要考察的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和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把握和设计内容的空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考纲2007年考纲(新课程标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3)掌握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1(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4)以硫酸为列,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6)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止。(8)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9)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备考思考一:突出重点(十大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同时也要兼顾以前考纲中提及的IIA元素和P等。(但又不能过度的扩张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