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难点】重点通过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一、独学指导1.知识指导“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2.独立学习知识点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1)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宣布采用的方针。1981年,叶剑英发表的谈话,阐明了同意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2)提出,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确立,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并通过了这一伟大构想。知识点二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1.条件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后,2)政策因素3)国际环境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2.时间1)香港回归2)澳门回归知识点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过程1)缓和1979年,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1980年后,海峡两岸的坚冰逐步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2)进展1992年10,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达成共识,史称。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1伟大构想目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形成过程内容及其意义成功实践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两岸关系进展2.初步成果祖国大陆与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初步形成3.障碍3.抛砖引玉:【抛出问题】【引出问题】1.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战略构想?2.简述香港问题的由来3.阐述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隔离与统一二、互学引导:生生互学:师生导学:1.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战略构想?2.简述香港问题的由来3.阐述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隔离与统一三、活学指导1.举一反三1)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发表该公告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2.疑难解惑2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支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1)根据材料一,请列举三个“跪在地上办外交”的例子材料二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2)材料二中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材料三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文集》3)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了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成为什么政策?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祖国统一有什么认识?3答案1.独立学习知识点一:<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1984年知识点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迅速发展1982年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平与发展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知识点三: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民间交往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纲领性文件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2.抛问参考答案抛问一“一国两制”构想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考虑到了香港、中国内地和英国的实际情况,是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成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为香港的继续繁荣和发展铺平了道路。抛问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