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案例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丹凤中学生物教研组储娜2014年1月8日-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进行实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机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是实验探究、课外调查、阅读教材、看电影或录像、游戏、制作模型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非常注重这一教学理念,而且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应该符合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感到心情愉快,这样才能活跃学生思维,才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即让他们进行“愉快学习”。二、关键词氨基酸、蛋白质、肽键—n匕日二、冃景、教材细胞的物质组成是了解和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本节关于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一一蛋白质的内容,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这样能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材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特意编入了一些联系生活的内容,不但加强了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因此“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应为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情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材编入了联系生活的内容。如:为什么食物中应添加必需的氨基酸?为什么吃熟鸡-2-蛋比吃生鸡蛋容易消化?有关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可采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比较多。在学习时按照下列一条主线来进行,即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肽链-蛋白质分子,再由结构到功能,这样循序渐进,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二)能力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五、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六、教学难点、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与有关计算。、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七、教学方法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探究性学习和直观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模拟氨基酸的结构和肽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抽象微观的化学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等科学知识,并突破本节课“蛋白质的结构”这一教学难点。八、教学结构及过程(一)课前预习、激发兴趣-3-(说明:尽管学生听说过“蛋白质”这一名词,但并不知道其化学结构和功能。因此,课前布置预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认识蛋白质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预习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页的关于邹承鲁等人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及本节的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