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课题节课题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了解负数的产生背景;知道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能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正与负”“整与分”的辩证关系。负数概念建立及应用理解负数概念自学辅导法,辅之以活动参与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学生获取概念的形式以同化为主,学法指导侧重于自学习惯养成及能力培养,主要包括:能够在阅读相关内容中检索有效信息,能够把教材知识同化为自己的认知,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知识的关键特征。1.2有理数4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初步了解用数学结构定义概念的方式,体会其中分类思想2.知道数轴的三要素,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知道||表示的意义(是有理数),探索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求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其中所蕴含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概念1.在数轴上表示分数、负数2.负数绝对值、相反数探求3.负数概念辅之以活动参与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学生获取概念的形式以同化为主,学法指导侧重于自学习惯养成及能力培养,的数形结合思想。大小比较1.3有理数加减法41.掌握有理数加减法则,能够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2.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够运用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3.通过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和化归转化,通过加法运算律、减法法则以及代数和的改写,进一步经历“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思维过程,发展代数推理能力。4.能运用有理数加减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有理数加减法1.理解异号有理数加法法法则;2.正确进行异号有理数相加减;3.探索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的规律。1.法则属于描述型概念,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之于讨论法、实验法、类比法、练习法等,学生获取概念的形式以建构式为主,学法指导侧重于观察猜想、归纳概括、范例举证、分析综合、演绎推理等。2.例习题课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为主,辅之于练习法,学法指导侧重于解题方法,主要包括:执因索果、由果求因、因果夹击以及特例法、排查法、实验操作法、问题探索法、直观法等。1.4有理数的乘除法31.掌握有理数乘除法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除及其与加减混合的运算(以三步为主)。2.了解倒数的概念,知道倒数是沟通乘法与除法的关键要素。3.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律,能够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4.通过有理数乘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探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分类、类比、转1.有理数乘除法。2.能正确使用运算律简便运算。1.理解“负负得正”;负数参与运算时,积或商的符号确定;3.运用运化等数学思想,进一步经历“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思维过程,发展代数推理能力。算律简化具体运算;4.混合运算。1.5有理数的乘方5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理数正整数次幂的符号规律,能够进行有理数乘方以及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三步为主)2.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科学记数的方法;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有理数,能写出或读出用科学记数法所表示的有理数。3.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按照要求并结合实际截取近似数。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2.掌握科学记数法。3.能够按照要求截取近似数。五个关系:与的关系;与的关系;负数的奇次幂与偶次幂的关系;科学记数法所表示的数中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之1.有理数乘方属于推导型概念,宜用引导发现法。2.混合运算属于习题课,运算顺序提炼宜用类比联想法;例3、4宜用练习法。3.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属于描述型概念,宜用自学辅导法。间的关系;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关系。数学活动及小结21.通过家庭收支情况统计、以及大数据收集整理,进一步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解释拓展应用”的过程。2.通过计算器计算功能的探究,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额能力。3.通过大数收集,进一步体会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强化数学应用意识。4.通过对本章知识反思回顾、梳整建构,疏通知识脉络,建构图式化知识网络,理清有理数知识之间的逻辑主线和思想方法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