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与式教学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下面就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提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参与条件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人,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所以,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二、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参与兴趣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类学习过程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内部活动,学生也是这样,旁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参与是学生心理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培养语文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开得更鲜艳、更灿烂,让课堂更富有活力和激情。(1)多角色参与。"小医生"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索、尝试去获得新知,难免会走些弯路,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就应当让学生自己来当"小医生",帮助同学改正错误,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如低年级的学生在听写时容易写错字,教师把错别字写在黑板上,让小医生给错字的"病情"开出处方,让孩子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兴味盎然主动参与学习。"小导游"角色。阅读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交际活动,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一些介绍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课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参与学习。如学习《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当导游,全班同学当游客,让小导游自己组织语言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台湾的蝴蝶谷。"小老师"角色。"教学相长"不只是教学上的互补、互助,而且也体现了"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客观规律。如教学生字新词,先让学生充分自学做准备,然后请小老师带着大家学生字,再由全体学生评判,哪里讲得好,哪里还不够,甚至老师还可以坐在学生的位置上,有意识地提些问题帮助"小老师"教得更到位,这样的"师生反串"无疑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民主、平等、和谐的新鲜空气。(2)多方式参与。挑选精彩片段,让学生"画一画"。小语教材中不乏写景状物、文字优美的篇章及段落,讲授这些文章时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把"话变成画"。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为什么叫丹顶鹤,丹顶鹤羽毛的色彩特点。这一小节我结合课后练习,请学生分小组自由研读课文,然后完成画画练习。把经过学生图色的丹顶鹤贴到黑板上,全班赏析,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喜爱之情阅读课文。学生在参与读、想、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体验了语文课中的创造之乐,艺术之美。根据课文情节,让学生"演一演"。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课本剧,给学生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合作讨论,让学生"议一议"。讨论式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自觉、自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我们常用的合作讨论学习形式有同桌互帮式:学生在同桌的小范围内可以互学、互查、互练。四人小组式: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