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三十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7月20日至7月21日,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材料二: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_;水循环环节②名称为____。(2)______(填序号)增加,_______(填序号)减少将可能导致城市内涝。(3)请试着为缓解城市内涝提出建议。答案:(1)海陆间循环水汽输送(2)⑤④(3)路多采用渗水材料;增加的绿化用地;建设一定的蓄水设施等;城市排水设施的完善解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水循环类型、基本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1)读图,海洋水经蒸发①到达海洋上空,经水汽输送②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③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⑤和地下径流⑥再返回海洋,故判断该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环节②发生在陆地及海洋上空,应为水汽输送。(2)城市地面高度硬化导致下渗减少④,地表径流⑤增加,从而使地表积水增加,可能导致城市内涝。(3)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因而缓解城市内涝,应考虑如何增强排水能力和水的下渗能力。从增强排水能力看,可采取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疏通河道,建设一定的蓄水设施、恢复原有的水面等措施。从增强水的下渗看,可采用渗水材料,增加的绿化用地,建设“海绵城市”等措施。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a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b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图c为海水温差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3(1)描述太平洋表层水温随纬度变化特点及海水温度垂直(随深度)变化特点。(2)判断a图中的甲、乙、丙与b图中①②③的对应关系。(3)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判断甲、乙、丙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的是哪处?理由是什么?(4)试评价海水温差发电的优缺点。答案:(1)纬度变化特点: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垂直变化特点:随深度增加,水温降低;1000米水深以下,水温变化小。(2)甲—①,乙—③,丙—②。(3)甲处。甲处表层海水温度高,与深层海水的温差大,发电效率高。4(4)优点:海水温差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量较稳定。缺点: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能量密度小,能源转换效率低。解析:本大题以海水温差发电为背景材料,涉及海洋表层水温随纬度变化特点及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特点、海水温差发电的选址、海水温差发电的优缺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根据图a可知,太平洋表层水温变化的特点是: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越低。根据图b可知,太平洋水温垂直变化特点是: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降低,在1000米水深以下,水温变化小。(2)根据图b可知,①海域表层水温在25°C以上,②海域表层水温大约是12°C,③海域表层水温大约是18°C。根据图a中甲、乙和丙的纬度位置可知,甲地纬度最低,水温最高,丙地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故甲应该对应①,乙对应③,丙对应②。(3)根据b可知,甲处表层水温高,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异大,发电效率高,而乙、丙海域表层水温与深层的水温差异较小,发电效率较低。故甲海域适宜海水温差发电。(4)海水温差发电清洁无污染,且可以再生,发电量稳定;但在海上建设发电厂,对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高,能量密度小。因此海水温差发电的优点是:海水温差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量较稳定。缺点是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能量密度小,能源转换效率低。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1)写出图中三类水循环的名称,甲为____,乙为____,丙为____,其中,水循环量最小的类型是____(填名称或代号),对陆地水不断更新起主要作用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填名称或代号)。(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d为____,e为____,f为____。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填名称或字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