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一直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病理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在临床医生眼中,患者的情况在病理报告中“一目了然”。但是,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本文将通过介绍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各项指标的含义,告诉大家如何抓住重点,快速看懂乳腺癌病理报告。一、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通常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石蜡病理主要描述病变的病理诊断,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内容,了解疾病的肿瘤分期和进展程度。免疫组化主要描述病变的分子病理,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各种指标,从而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后续治疗。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需要分别从以上两个部分中提取重要的信息。二、石蜡病理报告该看什么?1.看病理类型拿到病理报告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病理类型。病理类型会告诉我们,病灶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相对于浸润性癌,原位癌的预后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化疗。如果是浸润癌,又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即除浸润性导管癌以外的其他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黏液性癌,小管癌,筛状癌,髓样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微乳头状癌等等。乳腺癌患者中其实80%都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浸润性导管癌。通过病理类型,患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何种类型的乳腺癌。2.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比较直观,通常会以肿瘤大小3.5cm*2cm*1.3cm或切面大小2.7cm*1.5cm或肿瘤最大径2.5cm等方式进行描述。我们一般需要关注肿瘤的最大径长度。肿瘤最大径越大,提示预后越差。3.看组织学分级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高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病理科医生结合镜下肿瘤的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能力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评分,从而判定最终的组织学分级。级别越高说明肿瘤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预后也相应越差。4.看淋巴结情况乳腺癌手术过程中会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或者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在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时,病理报告的常规形式是: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取出数目。例如:右腋窝淋巴结(9/21)见宏转移,说明一共取出了21枚右腋窝淋巴结,其中有9枚淋巴结转移。右前哨淋巴结(0/4)见转移,说明一共取出了4枚右腋窝前哨淋巴结,其中没有淋巴结转移。通过这条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和比例。三、免疫组化报告要怎么看?免疫组化是病理科医生利用常用的指标对标本进行染色,然后读片判断各个指标的表达情况,从而出具的报告。虽然指标很多,但是临床上我们最需要关注,最需要读懂的指标只有以下三类:ER和PR,HER2/CerBb2,Ki-67。根据这些指标,我们不仅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类,指导后续的治疗,还可以初步了解乳腺癌的预后信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些至关重要的指标:1.看ER、PRER指雌激素受体,PR指孕激素受体,均属于性激素受体。只要其中一项为阳性,则病灶属于激素受体阳性,后续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那么如何判断是否为阳性呢?病理报告中使用(+)代表阳性,使用(-)代表阴性。除了明确阴性阳性,还需要明确强度。有些报告使用+~+++,+越多说明受体表达水平越高;有些报告使用百分比+,如90%+,百分比越大说明受体表达越多;也有些报告直接使用文字描述表达强弱,如强+,中等+,等等。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越高,则患者预后越好,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也越好。2.看HER2/CerBb2HER2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也用CerBb2进行表示。在免疫组化结果中通常使用HER2(0),HER2(1+),HER2(2+)和HER2(3+)表示HER2的表达情况。1)HER2(0)及HER2(1+)表示肿瘤不表达或低表达HER2,通常判定为HER2阴性,这类患者不需要使用抗HER2靶向治疗。2)HER2(2+)表示肿瘤中度表达HER2,这部分患者处于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