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战柳启示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A—X计划,以期取代前者。根据预先研究,空军为A—X飞机定义了几个目标:作战效能高、生存力强、简单、反应灵活,价格便宜,载弹量大,能在前线简易跑道上起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护性,机动能力强。具体战术指标是:活动半径400千米,在飞机速度为500千米/小时的情况下可承受过载3.5g,携带全部武器(18颗225千克MK一82炸弹和1550发50毫米机炮炮弹)、在标准的热带昼间条件下,能从1200米长的跑道上起飞;若只带4颗MK一82炸弹、750发炮弹、必要的燃油(足以飞往80千米外的战区,作战50分钟并返航飞行240千米),能从前线机场300米长的跑道上起飞。1967年4月,通用动力、格鲁门、诺斯罗普及麦道4家公司开始进行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美国空军于1970年5月,向12家飞机制造商发布了计划征询书。次年3月,空军宣布诺斯罗普和费尔柴尔德公司的方案中选,从而开始了从图纸到样机的实质性竞争阶段。诺斯罗普公司参与竞争的飞机型号被赋予YA一9A。它机身细长,正常布局,拥有平直的上单翼与带有上反角的平尾;短小的发动机舱紧贴在机身两侧,进气道与进气口看上去比较原始;尖尖的机头上有漂亮的气泡式座舱,起落架则显得很短。该公司总共生产了2架YA一9A。费尔柴尔德公司研制的原型机被称为YA一10A,同样也生产了2架。1972年5月10日,YA一10A完成首次试飞。费尔柴尔德公司在研制YA一10A时,根据美国空军的要求将造价列为优先的设计取向。此外,其性能取向依次为:防护力、反装甲及对面状目标攻击力、目标搜索能力、短距起降,高出动率与低维修费用、地勤的便利、生产的便利。经过284个飞行小时的全面对比鉴定后,1973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费尔柴尔德公司的YA一10A获胜。随后,空军与费尔柴尔德公司签订了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制造10架预生产型飞机供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使用。后来由于国会有人怀疑在空军刚刚装备A一7D攻击机之后是否有必要装备专门的近距离支援飞机,使攻击机的发展出现反复,于是拨款被削减为1.074亿美元,预生产型数量减少到6架;同时国会要求与A一7D进行对比试飞,尔后再决定是否投产。经与A一7D两次对比试飞后,直至1974年底,A一10才被批准投入生产。预生产型的A一10于1975年2月首次试飞,10月21日首架生产型飞机开始试飞,同年开始装备空军。为纪念该公司的前身共和公司在二战时设计、生产的战功卓著的P一47“雷电”战斗机,费尔柴尔德公司将其战后的又一力作称为“雷电”Ⅱ,但飞行员们更愿意称之为“疣猪”。A一10没有辜负美国空军的期望,终于成为首架专门研制的喷气式攻击机,而跻身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的四大主力战机。从某种意义上讲,A一10就是喷气化的A—l良好的武器平台“雷电”Ⅱ的设计很好贯彻了武器平台思想,是一架耐用的近距离支援飞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一10攻击机的气动布局与同时代世界其他国家空军装备的攻击机相比显得颇为另类以满足美国空军当时对新型单座近距空中支援机的要求。良好的气动布局乍一看,A一10的外观似乎显得落后,与同期追求先进气动布局的高性能战斗机相比,显得极不相称,有些另类。实际上,A—l0设计得相当巧妙,非常适合低空作战。该机所采用的中等厚度大弯度平直下单翼、尾吊双发、双垂尾的正常布局,是决定其成为优秀武器平台的关键。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安排翼下挂架,而且有利于长长的平尾与两个垂直尾翼遮蔽发动机排出的火焰与气流,有利于抑制红外制导的地空导弹的攻击。尾吊发动机不仅可以简化设计、减轻结构重量,还可以避免因30毫米七管炮射击造成的发动机吞烟,在起降时可最大限度避免发动机吸入异物。两个垂直尾翼增加了飞行安定性,作战中即使有一个垂尾遭到破坏,不致使飞机无法操纵。长长的机翼,不仅可以提高航A一10服役后.凭借出色的性能高效费比在美国空军中牢牢占据了主力战机的地位,在参与的多场局部战争中也有出色的表现。4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战椰启示录除挂载武器弹药外,该机还可携带“铺路便士”激光制导吊舱、AN/ALQl19或AN/ALQl84电子对抗吊舱、AN/ALE37A金属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