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性功血安医大06护理张真能够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概念了解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理掌握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熟悉无排卵性功血的处理原则及诊断检查掌握无排卵性功血的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学习目标病例介绍患者,女,15岁,诊断为:“功血、失血性贫血”。病史摘要:•患者系11岁月经来潮正常,2006年3月月经紊乱至今,月经量多、伴经期(10天)延长、月经周期(24-30天)不规则,曾在外院住院4次对症治疗(服用激素中医中药治疗等)近一年月经尚正常,末次月经为2009年11月8日,开始量正常4天后量多伴大血块,至今未尽,今晨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遂入院。•否认其它疾病及特殊家族史,否认性生活史。•11月9日急诊入院血常规示:红细胞2.03*1012/L,血红蛋白44g/L。医嘱予出凝血时间检查,肿瘤相关抗原十二项测定。•遵医嘱予输血浆200ml,红细胞2个单位静脉滴注。诊疗过程•11月11日,血细胞分析示:红细胞2.63*1012/L,血红蛋白59g/L。病例介绍•查体:患者T:36.3°CBP:98/50mmHgR:21次/分,贫血面容。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检查均未及,余未见异常。概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uterine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二)排卵性月经失调分类月经周期的形成机制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活动的结果。发病原因月经周期的形成过程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引起的。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则是在大脑皮层控制下由下丘脑、腺垂体调节的结果。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尚未成熟,大脑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有缺陷,无FSH及LH峰值出现,使卵巢不能排卵。因此,月经周期是较容易受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并对身体健康状况较敏感的一种生理过程。强烈的精神刺激,急剧的环境变化以及体内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往往能引起月经失调。临床表现——无排卵性功血常见症状病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量可少至点滴淋漓,或可多至大量出血,有时至数周至数月停经,然后出现不规则出血,血量往往较大,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易自止。少数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但量较多。出血期不伴有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的病人常伴贫血。护理评估病史:月经史\异常出血史\婚育史\治疗史体检:体格\营养\性征\生殖器官\其它内分泌腺辅助检查重点:1.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出血2.确定有无排卵月经过多:周期规则,经量>80,或经期>7天月经频发:周期规则,但短于21日月经频多:月经周期不规则,但血量过多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不规则,在两次月经周期间任何时候发生子宫出血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2、B超检查(经腹\经阴道\经直肠)3、诊断性刮宫4、宫腔镜检查5、基础体温测定6、激素测定:卵巢\垂体\甲状腺\肾上腺7、宫颈粘膜结晶的检查(经期出现羊齿状结晶)8、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中、高度雌激素影响)9、尿妊娠试验或血清孕酮测定图: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鉴别诊断与妊娠相关的疾病:流产\滋养细胞疾病等出血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等生殖道疾病:感染\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炎等其他内分泌疾病:甲亢\甲低其他全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药物性:性激素使用不当\紧急避孕药等处理原则青春期少女以止血、调节周期、促使卵巢恢复功能和排卵为原则。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改变全身状况。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贫血严重者需输血。药物治疗:止血、调节月经周期、促进排卵手术治疗:刮宫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止血要求:大量出血时24小时出血减少,48-72小时出血停止雌激素止血法性激素联合用药孕激素止血法辅助用药调节月经周期雌孕激素序贯法(人工周期)雌孕激素合并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OC)后半周期疗法:每月使用孕激素撤退出血——疗程一般为三个月促进排卵——从根本上防止功血的复发氯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促性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