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InsulinandOralhypoglycemicdrugs山西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杨彩红概述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胰岛素绝对/相对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24/12/262药理杨彩红典型症状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发病率是一种富贵病发达国家为5%~10%,我国为3%发病原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肥胖、长期摄食过多24/12/263药理杨彩红糖尿病分型Ⅰ型DM:胰岛素依赖型DM(IDDM)Ⅱ型DM:非胰岛素依赖型DM(NIDDM)其他DM:继发性DM及病因未明的DM24/12/264药理杨彩红DM并发症急性:酮症酸中毒(Ⅰ型)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慢性: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等24/12/265药理杨彩红24/12/266INSULIN第一节胰岛素24/12/26药理杨彩红7来源和性质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56kD的酸性蛋白质,51个氨基酸组成、两条多肽链,由两个二硫键连接药用一般多由猪、牛胰腺中提取得到,现可用DNA重组技术合成24/12/268药理杨彩红一、药理作用(一)代谢作用1、糖代谢:insulin为体内唯一降血糖激素,降低血糖24/12/269药理杨彩红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血糖值:3.89~6.11mmol/L来源去路24/12/2610药理杨彩红insulin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糖来源减少抑制糖原的分解、抑制糖的异生糖去路增加增加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诱导葡萄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加速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和无氧酵解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24/12/2611药理杨彩红2、脂代谢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抑制脂肪酶,使脂肪分解减慢,促进脂肪酸进入细胞增加脂肪合成酶活性,促进脂肪合成及贮存24/12/2612药理杨彩红3、蛋白质代谢增加氨基酸的转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4、对K+的影响促进K+内流,增高细胞内K+浓度促进Na+-K+-ATP酶活性,使胞内K+浓度↑,血K+↓24/12/2613药理杨彩红(二).促生长作用1、insulin结构与insulin样生长因子(IGF)相似,可与IGF-1受体结合,发挥促生长作用2、与insulin促进蛋白质、脂肪及核酸等合成有关24/12/2614药理杨彩红二、作用机制insulin本身不进入细胞内,靠靶细胞上的insulin受体来介导insulin受体为酪氨酸蛋白激酶,有、两个亚单位,亚单位可与insulin结合,使亚单位活化,产生效应24/12/2615药理杨彩红24/12/2617药理杨彩红insulin+insulinreceptor激活亚单位TPK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活化→相关磷酸化级联反应通过G蛋白激活→PLC→IP3↑使葡萄糖转运蛋白从细胞内分布到细胞膜,加速葡萄糖的转运24/12/2618药理杨彩红三、体内过程口服易被消化酶破坏,无效,只能注射给药,需皮下/im注射,不能iv,皮下注射吸收快,t1/2为9~10分钟,作用可维持数小时主要在肝、肾灭活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影响其灭活24/12/2619药理杨彩红四、药用胰岛素分类短效:regulorinsulin中效:低精蛋白锌insulin,长效:精蛋白锌insulin,单组胰岛素:抗原性弱,化学成分较纯胰岛素泵:埋在皮下,缓释24/12/2620药理杨彩红五、临床应用糖尿病Ⅰ型DM经饮食、口服降糖药未获良好控制的Ⅱ型DMDM伴有高热、重症感染(创伤、分娩、怀孕、甲亢或其它消耗性疾病)、手术DM伴有严重并发症:酮症,高渗性高血糖昏迷,乳酸中毒伴高血糖时全胰腺切除继发DM24/12/2621药理杨彩红细胞内缺钾时补钾用极化液:Glu+insulin+KCl(GIK)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24/12/2622药理杨彩红五、临床应用六、不良反应(一)低血糖表现:饥饿感、心悸、面色苍白、出汗、焦虑、震颤,严重者休克、死亡有些老人可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昏迷24/12/2623药理杨彩红防治①教会患者熟知其前兆及轻微症状,及时采取措施(摄食)②一旦发生:轻度:口服糖水重度:50%Glu,iv,20~40ml中效、长效胰岛素内加锌,低血糖表现为头晕、嗜睡、神经情绪异常、运动障碍24/12/2624药理杨彩红(二)过敏反应一般轻微而短暂,如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