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菌病布氏菌病brucellosisbrucellosis概述概述布氏菌病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他热,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人畜共患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该病于该病于1919世纪末首先在地中海发现,世纪末首先在地中海发现,故称为地中海热。由于本病发病时出故称为地中海热。由于本病发病时出现波状热型,又称波浪热。现波状热型,又称波浪热。为纪念英国学者为纪念英国学者BruceBruce在马尔他首次在马尔他首次从英军士兵脾脏中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从英军士兵脾脏中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体,而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布氏菌病。体,而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布氏菌病。19051905年年BooneBoone于重庆报告于重庆报告22例布病患者。例布病患者。19161916年福建发现年福建发现11名布病患者。名布病患者。2020世纪初,德国殖民者将奶山羊引进青世纪初,德国殖民者将奶山羊引进青岛,造成青岛郊区岛,造成青岛郊区8080多个村庄的人畜布多个村庄的人畜布病流行。病流行。布病是传染病布病是传染病:属于乙类:属于乙类..布病是人畜共患病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畜都得病:人畜都得病..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许多野生动物分:许多野生动物分离出布氏菌离出布氏菌布病是职业病布病是职业病:养殖、皮毛乳肉加工的从:养殖、皮毛乳肉加工的从业人员最可能感染布病业人员最可能感染布病布病是地方病布病是地方病:有一定的地方性,凡有畜:有一定的地方性,凡有畜牧业的地区都可能有布病的存在。牧业的地区都可能有布病的存在。病原学病原学EtiologyEtiology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杆状和卵圆初次分离时多呈球杆状和卵圆形。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形。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或荚膜。胞或荚膜。布氏菌属(布氏菌属(Brucella)Brucella)包括包括66个种个种1919个生物型。个生物型。羊种布氏菌羊种布氏菌((Brmelitensis)1Brmelitensis)1、、22、、33型型牛种布氏菌(牛种布氏菌(Brabortus)Brabortus)11、、22、、33、、44、、55、、66、、77、、99型型猪种布氏菌(猪种布氏菌(Brsuis)1Brsuis)1、、22、、33、、44、、55型型犬种布氏菌(犬种布氏菌(Brcanis)Brcanis)沙林鼠种布氏菌(沙林鼠种布氏菌(Brneotomae)Brneotomae)绵羊附睾种布氏菌(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ovis)Brovis)流行病学流行病学EpidemiologyEpidemiology我国布病疫区可分三类:我国布病疫区可分三类:①①严重流行区:严重流行区:黑、吉、蒙、宁、青、黑、吉、蒙、宁、青、藏、新。藏、新。②②一般流行区一般流行区:陕、甘、川、冀、辽、:陕、甘、川、冀、辽、鲁、晋、粤、桂。鲁、晋、粤、桂。③③散发流行区:散发流行区:其他省市。其他省市。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染源:病畜,有羊、牛、猪、犬等。:病畜,有羊、牛、猪、犬等。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皮肤粘膜感染:经皮肤粘膜感染:处理病畜难产、流产、接羔处理病畜难产、流产、接羔饲养病畜、挤奶饲养病畜、挤奶接触病畜排泄物接触病畜排泄物屠宰病畜屠宰病畜皮毛加工皮毛加工经消化道感染经消化道感染喝生奶、吃生拌肉或半熟的肉;饮用被病畜流产物、排泄物污染的水。经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感染吸入带有布鲁氏菌的飞沫、尘埃,如工作于皮毛加工业车间内,畜圈内牲畜活动,尘土飞扬。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PathogenesisandPathogenesisandPathologyPathology11、淋巴源性迁徙阶段、淋巴源性迁徙阶段布氏菌沿淋巴管转移到相布氏菌沿淋巴管转移到相应淋巴结,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