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第3节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学习导航1.概述微生物计数的基本方法。2.运用稀释平板法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重、难点]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新知初探思维启动一、直接计数法1.常用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具体步骤: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并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3.优点4.缺点:难以计数______的细菌。5.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____________的计数。二、间接计数法1.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所需设备_____,可迅速得到结果能观察到微生物的__________简单形态特征微小单细胞菌体稀释平板计数法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2.具体步骤:需要将待测样品配制成均匀的____________并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过培养后,统计培养基中出现的________,即可推算出检测样品中的活菌数。3.优点:在样品中含菌数_______的情形下也可以完成计数。系列稀释液菌落数较少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判一判(1)在用直接计数法测量培养瓶中酵母菌时,应在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从瓶底部吸取液体样本。(×)(2)用稀释平板计数法,通过观察菌落,得出的数值往往比实验值要大。(×)(3)在计数时,用于培养的器皿要进行灭菌。(√)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三、间接计数法实例1.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计数(1)制备土壤稀释液取土壤表层_____________处的土样。准确称取1g土样,放入盛有___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振荡20min后制成102倍的稀释液。然后进行系列稀释,得到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菌液。5cm~10cm99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2)取样及倒平板:每个号码设置__个重复。(3)培养。(4)观察记录①计数时对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以每个培养皿内有__________个菌落为宜。霉菌以每个培养皿内有__________个菌落为宜。330~30010~100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②同一稀释倍数各个重复的菌落数相差不要太悬殊。③计算每克样品菌数公式为:每克土壤样品菌数=某稀释倍数的菌落平均数细菌培养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2.检测天然水源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1)细菌总数通常是指1g或1mL检测样品中所含__________的总数,单位用cfu/g(mL)表示。细菌菌落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2)大肠菌群数通常是指每100g或100mL检测样品中所含大肠菌群的实验数值,以(MPN)表示。大肠菌群是指在____℃条件下,24h内能发酵______,产酸产气的一类___氧或_______氧型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总称。大肠菌群数的检测,常用__________法,使用乳糖胆盐蛋白胨培养基、___________琼脂培养基(EMB培养基)和乳糖发酵管。37乳糖需兼性厌多管发酵伊红-美蓝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3.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计数有些细菌含有__________酶,能将尿素琼脂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生成氨,氨溶于水变成氢氧化铵,导致培养基变成____性,使酚红指示剂呈现____色。尿素分解碱红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想一想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为什么?【提示】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对微生物来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对人类来说,是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要点突破讲练互动要点一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的比较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2)方法:用计数板计数。计数板是特制的载玻片,其上有特定的面积为1mm2,高为0.1mm的计数室,一个计数室又被分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再被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每个计数室都由400个小格组成。栏目导引第一章微生物培养技术(3)操作: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计算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4)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