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感病毒在外界抵抗力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认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症状和表现潜伏期:WHO报道潜伏期为10天潜伏期:WHO报道潜伏期为10天潜伏期:卫计委报道潜伏期为7天早期症状:高热,体温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疼、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症状早期症状:高热,体温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疼、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症状早期症状: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后期症状: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肾衰竭,甚至威胁生命后期症状: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认识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和预防治疗方案: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建议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住院治疗,并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疗法。认识防控方法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认识防控方法--学校防控主要方法对于任何传染病来说,预防无外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人感染H7N9禽流感现在没有疫苗可用我们目前方法,特别是对于学校来说:1、制定防控预案、成立相关组织、落实预防措施2、控制传染源--包括加强晨检、缺课登记和因病缺勤追踪,力争做到病人或疑似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3、切断传播途径---包括开窗通风、洗手、消毒、饮食卫生,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等4、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防控知识。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晨检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因病缺课登记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晨检相关内容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发热标准:腋窝温度:低热型(37.5℃~38℃)中热型(38.1℃~39℃)高热型(39.1℃~40℃)、超高热型(>41℃)。绝大多数感染性疾病以发热为前驱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晨检相关内容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多见于流感、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晨检相关内容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常见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传染病报告(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认识防控方法---控制传染源之传染病报告(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