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怎样走最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思考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感受.解决问题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如何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增加遇到困难时选择其他方法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圆柱体、绳子、刻度尺、三角板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多长的梯子?这个问题我们用勾股定理获得了解决,许多同学都能想到.但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某个问题应该怎样选择相应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不是很明显,就算你知道了用哪个定理去解决,怎样解决还是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提出课题:1.3蚂蚁怎样走最近讲授新课:⒈出示问题1: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行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1)同学们可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小组讨论)(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公布结果)⒉出示问题2:如图所示是一尊雕塑的底座的正面,李叔叔想要检测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2)李叔叔量得AD的长是30厘米,AB的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AD边垂直于AB边吗?(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呢?随堂练习:1.第14页,第1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画图,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并公布结果)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课堂小结:⒈今天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用到了哪几个定理?⒉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记录:⒈⒉⒊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