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诗歌含义,体会诗歌诗意境。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揭题。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紫、川。四、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2.“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3.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6.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五、小结。1.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2.展示画面,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读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在我国古代唐朝时期,有两位著名的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被称为“诗圣”,是“杜甫”。一起来念一下他的名字。杜甫的诗在唐朝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习这位大诗人写的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读课题:绝句。二、指导学法,初读古诗。学习古诗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什么?(板书:朗读)对,我们首先要会读,把一个字一个字读正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