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世界农业发展概况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列表、比较等,使学生明确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不同,能正确表述现代农业的概念、世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及其国外农业现代化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地理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1.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及国外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分析地理事物及其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分析地理事物及其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学手段投影片若干:1.“世界农业发展历史阶段情况”表2.世界轮廓图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异”比较表4.美国“石油农业”的相关材料、背景资料若干教学过程【复习】通过农业概述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那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导入】我们应当把农业生产的待点及其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联系到全章的学习中去。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认识来学习第二节世界农业发展概况。【板书】第二节世界农业发展概况【讲述】大家知道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业技术改革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必然导致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特点。【板书】我们先从纵向看看世界的农业发展历史。【提问】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什么叫现代农业?它与传统农业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本第71~72页小字部分,思考上述问题。【投影】世界农业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情况表结合图表,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名称时期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经济特点原始农业原始社会大量人力石器木器对自然环境完全依赖依靠自然肥集体劳动生产水平极低传统农业奴隶社会开始人力畜力铁器、手工工具世代积累的经验依赖自然环境粪肥、绿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薄弱生产区域分工不明显现代农业二战以后少量人力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较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先后进入现代化农业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少数的热带森林地区和极地地区,仍停留在原始农业阶段。【过渡】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在横向上则表现为世界各国之间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投影】世界轮廓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图中辨认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丹麦等国。【讲述】这些经济发达国家,虽已进入农业现代化阶段,但因国情不同,农业生产部门和技术发展侧重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大致可分为A、B、C三种类型。继续找出巴西、阿根廷、中国、泰国、印度、孟加拉国、加纳、科特迪瓦、古巴、洪都拉斯、巴拿马及太平洋诸岛的热带雨林地区。【讲述】这些发展中国家因发展水平的不同。大致分为D、E、F、G四种类型。【讨论】各小组依据自己的意愿,领取所需的背景资料,按照表中要求展开讨论,之后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结果,其他学生可提出质疑。【背景资料一】请按表1中的要求展开讨论并做记录。表1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类(国家)国情生产特点ABC表2发达国家的谷物生产情况人均耕地(公顷/人)人口(百万人)谷物产量(千吨)世界0.2255001883640美国0.71263282206加拿大1.5629.747568澳大利亚2.6718.0525881日本0.0412513442法国0.3458.1453128德国0.1581.6438185丹麦0.465.238971注:1.日本稻谷每分顷产量达6248千克,居世界首位。2.丹麦着重发展乳肉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2/3畜产品出口,享有“欧洲厨房”的美称。【背景资料二】请按表1中的要求展开讨论并做记录。表1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类(国家或地区)生产特点DEFG1.巴西、阿根廷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表2巴西、阿根廷在世界的地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在拉丁美洲的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位次1995年谷物总产量(吨)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