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2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说课)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的课题“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句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又为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作铺垫。这一节内容虽然不多,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DNA分子不等于一个基因,基因是DNA的片段;然后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二级理科班学生,课文阅读和分析能力较低,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但对基因的本质没有真正理解,还没把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还弄清楚,通过资料分析、读图理解等例子,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⑵说明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2.能力方面⑴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⑵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六、教学课时1七、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资料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形成基因的概念,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在推理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探求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确立事实、推理、结论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得出结论。2.结合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特别是概率地计算问题,在将数学模型迁移到碱基排列序列的多样性问题时,应分析遗传信息多样性与DNA分子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3.通过DNA指纹技术的应用,体现STS教学。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探讨〖提示〗本节“问题探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4n。阅读思考引入新课引言摩尔根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后来证明染色体中只有DNA是遗传物质。那么,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思考引入新课一、说明基因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5-56“资料分析”,看懂图阅读思考讨论合作DNA关系的实例A、B、C,分析强调:1、大肠杆菌的DNA与基因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的碱基序列。4、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提示〗1.生物体的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这说明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的。2.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遗传效应的含义,并不要求惟一答案。可以结合提供的资料来理解,如能使生物体发出绿色荧光、控制人和动物体的胖瘦,等等。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讨论回答能力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讲述〗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每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这说明DNA必然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呢?引导学生“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然后设问: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又问:有几种脱氧核苷酸?〖提示〗1.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阅读思考讨论回答脱氧核苷酸。4种2.在人类的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多样性表现为每个人的DNA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别身份。3.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分析基因为什么不能是碱基的随机排列。三、基因的概念1.基因的化学组成: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讲述: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例如:白花基因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这样特定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白花的遗传信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是遗传信息而不是白花的本身,在下一代就可以将白花遗传信息表达为白花。2.基因不同的实质:不同的基因,四种脱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