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星中学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三学科历史总计第课时课题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3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马永松参备人备课时间投放时间教学目标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重点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东欧剧变1、概念: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典型波兰(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罗马尼亚(唯一发生流血冲突的国家)德国(1990年,两德统一)4、原因历史根源: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党忽视民主和法制。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直接原因: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在国内国际压力下,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二、苏联解体(1)解体过程1、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人们的思想严重混乱;造成苏联局势更加动荡;民族矛盾加剧,民族分离活动剧烈。)1985年.经济领域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初行多党制,加剧了政局动荡。2、八一九事件①原因: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把这个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②结果: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1991年底,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用心爱心专心(2)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有成效,反而激化矛盾;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弊端,已无法适应苏联社会的发展;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1、直接原因: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2、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要点补充]1、“冷战”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苏联解体的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的签定。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要点训练]1、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长期以来体制上、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的积累B.民族矛盾尖锐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D.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3、欧洲联盟是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B、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C、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5、当前影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有①日本积极建立“政治大国”②欧洲联盟的迅速发展③中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④俄罗斯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⑤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⑥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D、①③⑤教学反馈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