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教案6 北师大版必修5VIP免费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教案6 北师大版必修5_第1页
1/4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教案6 北师大版必修5_第2页
2/4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教案6 北师大版必修5_第3页
3/4
第二课时数列的概念——热点考点题型探析一、复习目标:1、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表示方法;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2、应用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函数的性质.判断单调性、求数列通项的最值等。二、重难点:正确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一般求法。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析归纳,强化运用。四、教学过程:(一)、热点考点题型探析考点1数列的通项公式题型1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例1】求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⑴,,33,17,9,5,3⑵,,0,71,0,51,0,31,0,1⑶,,9910,638,356,154,32⑷,,21,15,10,6,3,1【解题思路】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应注意观察数列中na和n的联系与变化情况,应特别注意:自然数列、正奇数列、正偶数列,n)1(和相关数列,等差、等比数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数列,从中找出规律性,并分别写出通项公式.【解析】⑴联想数列,,32,16,8,4,2即数列n2,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12nna;⑵将原数列改写为,,80,71,60,51,40,31,20,11分母分别为,,5,4,3,2,1分子分别为,,1,0,1,0,1呈周期性变化,可以用2sinn,或2)1(cosn,或21)1(1n表示.nnan2sin(或nnan21cos,或nann21)1(1)⑶分子为正偶数列,分母为,,119,97,75,53,31得)12)(12(2nnnan⑷观察数列可知:,,4321,321,21,14321aaaa2)1(321,54321,432154nnnaaan本题也可以利用关系式naann1求解.【反思归纳】⑴联想和转换是由已知认识未知的两种有效的思维方法.⑵求数列的通项1公式,应运用观察、分析、归纳、验证的方法.易错之处在于每个数列由前几项找规律不准确,以及观察、分析、归纳、验证这四个环节做的不够多,应注意对每一数列认真找出规律和验证.题型2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例2】已知下列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求它们的通项公式.⑴nnSn322;⑵13nnS.【解题思路】利用)2()111nSSnSannn(,这是求数列通项的一个重要公式.【解析】⑴当1n时,51312211Sa,当2n时,)1(3)1(2)32(221nnnnSSannn14n.当1n时,15114a,14nan.⑵当1n时,41311Sa,当2n时,11132)13()13(nnnnnnSSa.当1n时,111232a,)2(32)1(41nnann.【反思归纳】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项和与通项都存在关系:若适合,则把它们统一起来,否则就用分段函数表示.题型3已知数列的递推式,求通项公式【例3】数列中,,求,并归纳出.【解题思路】已知的递推公式求前几项,可逐步计算.【解析】,,,,,由,可以归纳出.【反思归纳】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可以考虑“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也可以构造新数列.2考点2与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关的综合问题题型1已知数列通项公式,求项数及最大(最小)项【例4】数列中,452nnan.⑴18是数列中的第几项?⑵n为何值时,na有最小值?并求最小值.【解题思路】数列的通项na与n之间构成二次函数,可结合二次函数知识去探求.【解析】⑴由0145184522nnnn,解得7n,18是数列中的第7项.⑵49)25(4522nnnan,Nn2n或3n时,25242)(2minna.【反思归纳】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数列问题时,必须注意其定义域n为正整数.题型2已知数列通项公式,判断数列单调性及有界性【例5】数列中,122nnan.⑴求数列的最小项;⑵判断数列是否有界,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⑴转化为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即证1nnaa,或1nnaa;⑵从“数列的有界性”定义入手.【解析】⑴11)1()1(22221nnnnaann01)1(12)1(1)1(1)()1()1(2222222nnnnnnnn1nnaa,数列是递增数列,数列的最小项为211a.⑵1111222nnnan,数列有界.【反思归纳】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有界性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数列.(二)、强化巩固练习:1、数列中,12832nnan,求na取最小值时n的值.【解析】3193314312832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教案6 北师大版必修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