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与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窿会议上积极贡献。过程与方法:(1)分析、比较新中国外交的方针政策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2)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特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涉及到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与历史的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较难理解。课堂教学设计师: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政策等方面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基本情况和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了解一下新中国的外交。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政治、经济、军事直至文化背景的结晶。(板书:第十章第一节课题)一、国际环境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新格局的主要变化和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生:(阅读回答)师:(简要评价)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可以归纳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对新中国的成立,世界人民和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特别是美国帝用心爱心专心国主义却充满敌意。美国在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包围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就是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开展自己的外交活动的。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师: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新中国制定了全新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毛泽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发表的公告、《共同纲领》的引文及教材有关内容)生:(学生阅读、分析、回答)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那么,新中国制定这样的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生:(思考、讨论)师:(总结归纳)我们可以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史等四个方面来考虑。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旧中国的外交有着根本的不同。旧中国的外交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让学生举出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屈辱外交的典型事例,以此来了解旧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生:(回忆、思考、回答)师:旧中国的外交史充满了屈辱、辛酸、苦难。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尊严,进行了100多年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斗争成果,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了与旧中国完全不同的外交政策,树立了一个崭新的外交形象。新中国在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