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任务七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复习提问】1.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临床表现?答:黏液脓血便2.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答:柳氮磺吡啶【案例】杜先生,64岁,因腹胀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4天入院。患者于两年前行为部分切除术,术后一年内偶有腹痛,近一年疼痛次数增加,口服一些顺气药好转。4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腹痛,时轻时重,在村里治疗两天不见好转,肛门未排气排便,无呕吐及腹胀。入院时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精神尚可,腹部略膨隆,未见明显肠形及胃蠕动波,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脐周围及上腹部压痛,无腹肌紧张,叩诊呈鼓音,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听诊:脐周围及高调肠鸣音,腹部透视显示:上腹部有液面,提示肠梗阻;血常规示血白细胞WBC17.5×109;腹部B超提示:腹内有少量积液。临床诊断:肠梗阻思考:1.杜先生入院后护士该如何护理呢?2.杜先生康复出院,护士应该如何进行指导呢?【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肠梗阻病人下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能力。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肠梗阻病人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手术后的护理。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肠梗阻病人进行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对非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具备对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病人进行术后护理的能力;具备为肠梗阻病人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新课讲解】小肠的解剖生理:小肠3~5.5m,包括十二指肠25cm,空肠2/5,回肠3/5。是消化食物和营养吸收的主要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时:肠蠕动抑制,肠血管收缩;迷走神经兴奋时:肠蠕动增强,肠腺分泌增加。一、概念肠梗阻是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障碍;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可导致全身的生理上紊乱。(图片)二、病因及分类1.按梗阻发生的基本病因可分为:(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由于肠腔阻塞、肠壁病变、肠管受压等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图片)1)粘连性肠梗阻:常在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肠粘连的基础上发生。(图片)2)肠扭转:肠扭转是一段肠拌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致的闭拌性肠梗阻。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食后剧烈运动而发病。表现为突发脐周剧烈绞痛,腹痛常牵涉腰背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病人早期即可发生休克。因肠扭转极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故应及时手术抬疗。(图片)3)肠套叠:一段肠管套人其相连的肠腔内称为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常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腹部可扪及腊肠形肿块,并有压痛。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到空气或钡剂在套叠远端受阻呈“杯口状”阴影。早期可用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如复位不成功,或病期已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肠坏死、肠穿孔,应及时手术治疗。(图片)(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指不仅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同时发生肠管血运障碍。三、临床表现(一)症状1.腹痛阵发性剧烈腹痛是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发作间歇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麻痹性肠梗阻呈持续性胀痛。2.呕吐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便;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呈溢出性;若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表明肠管有血运障碍。3.腹胀高位肠梗阻时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腹胀;腹胀不对称为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4.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发病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其梗阻以下的肠腔内尚残留的气体或粪便,可以自行灌肠后排出;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多次少量的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粪便。(二)体征单纯性肠梗阻可见肠形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膨隆,肠扭转时腹胀不对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