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数学设计者牛梅松单位(学校)水冶镇东街小学授课班级六一班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1-11.1-21.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投影课件1(动画)课件2和软绳、圆片、直尺工具课件一个圆动态PPT,圆的半径不断变长,周长跟着不断变长四人小组活动要求和表格内容:每个圆的周长,直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1、刘徽割圆术2、祖冲之的伟大成就3、现代计算机计算出来的圆周率AE、FC、FHCBFG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半径或直径有关系无论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多少,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固定的。大约是3.14我国是计算出圆周率最早的国家,圆周率的值大约是3.14推导出公式C=∏D或C=2∏R2分钟2分钟10分钟4分钟自制自制自制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1.1圆的周长章节名称《圆的周长》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6年级学段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过程和方法:经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建立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特征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和学习了圆的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学好这节课,既丰富了学生对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又为第二课时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课中所探究出的圆周率也是学习圆的面积的必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不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容易得出,为此,教材在编写上更加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1-11.1-21.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经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建立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教学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1设计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圆的周长圆周率=c/d=3.1415926……c/d=Лc=Лd或c=2Лr2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过程结构: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SETC·S:第一学段A3课程标准:1–3年级学段:知识与技能第二条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3观察。圆的半径不断变长,周长也跟着不断变长。2、交流结果。圆的周长和半径和直径有关。观察提问:(1)出示圆形。(2)你都知道圆的哪些知识?(3)圆的周长在哪?什么是圆的周长(4)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投影开始课件1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要求四人一小组,一人一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一人汇报。保证人人有事做。课件21、学生用软绳、直尺等工具测量不同周长的圆。测量出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计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2、把计算出的比值填在表格里。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SETC·S:第一学段A3、A541、刘微割圆术2、祖冲之的伟大成就3、现代计算机计算出来的圆周率、1、你最欣赏那种方法?2、你知道在平移时要注意什么?3、在生活中那些方式是平移或旋转?1、分组在电脑上探究样走。2、分组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课程标准:1–3年级学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