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2.桥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B.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读书、不求上进的同学指手画脚....。D.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孩时,在场的许多父母潸然泪下....。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D.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3.下列三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A.垂直绿化工程成了北京新奇观。B.瀑布、山川、河流构成了十分壮观的景色。C.海上日出是伟大的景观。4.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5.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写的是()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竞选州长》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填空题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他像一座山。()(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7.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①“她丈夫”指的是__________,“她儿子”指的是_________。②读到此处,你有什么感受?课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充词语。水波()()人声()()()()细流千()百()不容()()逃之()()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惊慌——()痛苦——()乱哄哄——()10.理清故事的发展全文共27段,根据下面已经分好的段落,写出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5--13):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14--23):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24--27):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桥(节选)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1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1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1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感动去年冬天,沈阳某商厦突发大火,三层楼都被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围住了,大火逐渐向上蔓延,即将吞噬着商厦三楼趴在窗口呼救人的性命,有的人不顾危险选择跳楼逃生,有的渐渐被浓烟熏倒了,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头戴坦克帽的叔叔不顾消防队员的劝阻,身穿厚厚的皮袄硬是闯进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火海中。据一位被救者回忆,当她感觉自己离鬼门关不远时,忽然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坦克帽”来。“坦克帽”背起她,探索着向外走去。在“坦克帽”的背上,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救了!当她被消防员接过时,心想:我一定要报答我的救命人。可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