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和生物圈》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是()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B.石生花在高温季节暂停生长,进入夏季休眠期,秋凉后又继续生长并开花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以上三项都是2.与天然林相比,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林容易发生松毛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B.食物丰富、温度适宜,松毛虫繁殖速度快C.缺乏寄生在松毛虫体内、致其死亡的白僵菌D.缺乏能将卵产在松毛虫卵内、致其死亡的赤眼蜂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水草←小虾←黑鱼B.太阳→青菜→青虫→蛇→雀鹰C.牧草→野兔→鹰D.青蛙→蝗虫→山雀→雀鹰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雷公山风景区B.海洋中所有的生物C.一块水稻田D.一块池塘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7.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鸟→蛇→猫头鹰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B.鸟与昆虫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C.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在该食物网中,体内毒素积累最多的是猫头鹰D.蛇和猫头鹰的能量最终来自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8.下列选项中,符合框架图中Ⅰ、Ⅱ、Ⅲ和Ⅳ对应关系的是()A.细胞核、染色体、DNA、蛋白质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生物圈、海洋、池塘、森林D.动物、植物、细菌、真菌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它能维持稳定状态的原因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数是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10.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鹰与蛇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C.图中各种生物都是消费者D.如果人为减少兔和鼠的数量,草的数量将无限上升11.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竹节虫具有与树(竹)枝相似的体形B、仙人掌具有叶刺和肉质颈C、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D、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1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生活在同一种栖息地的是()A.沼虾和鲫鱼B.大豆和玉米C.绿孔雀和骆驼D.芦苇和柽柳13.2013年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历史罕见的连续高温天气,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14.如图为我市弥河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B.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包含5个营养级C.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青蛙和鸟D.图中鸟和昆虫之间即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1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羊B.鼠C.狼D.绿色植物16.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草→羊→狼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D.虾米→小鱼→大鱼1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大兴安岭林区B.长江C.森林中所有的树D.一座城市18.“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和“蚂蚁群居”分别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和()关系。A.捕食、合作B.捕食、寄生C.竞争、合作D.竞争、捕食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鹰→蛇→青蛙→昆虫B.草→兔→鹰C.鼠→蛇→鹰D.鹰→兔→草20.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属于()A.观察B.实验C.调查D.分析21.“阴茶花;阳牡丹,半阴半阳四季兰。”这句谚语说明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水分C.土壤D.光照22.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生理过程或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Y表示胸腔容积,则bcd段曲线表示呼气过程B.若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