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一、概述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微创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冠脉介入医生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提供了更加丰富信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为近几年新兴的冠状动脉内成像模式,自2000年哈佛大学的IKJang教授首次应用于冠状动脉内的检查以来,OCT以其检查的安全性和极高分辨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开创了冠状动脉内检查新的里程碑。二、OCT的种类及组成OCT系统主要由光源、参照镜和光电探测器所组成。目前,该成像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TD-OCT0;另一种是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FD-OCT)。而目前应用的OCT成像系统主要是FD-OCT,临床使用的是M4(C7)。三、OCT的原理OCT是采用低相干技术,利用波长为1300nm左右的近红外线的光波作为光源,通过分光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样本光束和参照光束,采用距离相同的参照光束和样本光束反射波相遇后的产生的光学相干现象,用光波反射时间和光波延迟时间来测量距离,光波强度代表深度,经计算机处理成信号后,从而获得组织图像。OCT是分辨率最高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其分辨率接近10Mm,比IVUS大约高10倍,能清晰的分辨血管内组织,被誉为“体内组织学显微镜”。四、OCT的成像优点和缺点1、OCT的成像优点①具有无辐射、非侵入、高分辨率及高探测灵敏度等特点;②可清晰显示内膜下的病变或斑块,识别易损斑块、稳定斑块、血栓、钙化、夹层、支架及支架表面的内膜增生和支架内再狭窄,因此,在评价斑块的性质、介入治疗的指导、再狭窄机制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方面,有着其独到的优势和应用价值。2、OCT的成像缺点①OCT组织穿透力较差,仅为1—2mm,而且不能穿透红细胞,因此,需要通过冠脉内注射造影剂排空血液;在有冠脉病变的情况下,常常不能观察到冠脉外膜及冠脉外病变情况。②频域OCT检查时探头高速自动回拉,不能随意停留在感兴趣的病变血管段,因而实时易用性显得不足。五、OCT的适应症1、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1.1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1.2对血栓病变的鉴别2、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2.1支架释放即刻效果评价2.2术后即刻血管的损伤情况评价2.3指引复杂病变的支架植入2.4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指导及评价2.5左主干及前降支开口处病变的评价2.6支架术后的近远期随访六、OCT的相对禁忌症1、开口部位的病变;2、直径较大的血管;3、血管壁深层病变结构的分析七、OCT的并发症1、急性心肌缺血2、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早,室速,室颤等3、血管损伤,如冠脉痉挛、夹层及破裂4、栓塞等八、OCT注意事项1、首先是指引导管①通常选用内腔比较大的指引导管,一般是6F或者7F的指引导管。②导管要有比较好的同轴型。2、其次是成像导管:①首先应该对中心腔进行冲洗②导管准备最重要一点就是0点校正③成像导管沿导丝送入到病变的远端,至少确保要超出病变远端5mm以上,这样才可以将全部病变都包进去,从而得到一个病变整体的成像。(下图)3、OCT检测的伪像临床医师在做OCT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特别严重狭窄的病变,这时并不适合做OCT,硬行将导管通过的话,很容易将导管损坏。即使导管能通过病变,但是回撤到最狭窄病变处,成像导管很容易就会卡住,成像光纤回撤时在最狭窄处受阻,光纤随之在局部甩动形成了一个伪像(图A)。伪像主要分为导丝伪像和运动伪像。导丝伪像的形成是由于导丝会遮挡光线,从而导致后面形成一个暗区(图B)。运动伪像是由于心脏跳动从而产生的一个伪像(图C)。而对于血液干扰图像,我们一定要使用造影剂将血管里的血液冲洗掉。如果导管同轴性不好,造影剂注射不充分、血管里红细胞没有冲洗干净,就会形成血液干扰图像。A回撤矍魁声圭怕8诵舅示导址伪愎!(:运动声主的伯垃九、OCT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1、心绞痛及缺血性ST-T改变;OCT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心绞痛及发作。造成原因多数是由于助手配合欠佳致操作时间过长,影响冠脉血流所致;或者是0CT扫描血管病变段过长,致使OCT阻断球囊阻断血流时间也相应延长;还有检查过程中病变血管痉挛甚至闭塞均可诱发上述症状发作,因此,在检...